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国华  
【摘要】:本文对发生在李仙江流域特殊时期——后汛期的一场较大洪水的成因、过程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充分利用梯级水库中上游水库防洪库容提高下游水库防洪能力的事例,并提出了改善梯级水库调度应注意的问题,对梯级水库防洪调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昌华;;对“防洪际准及水库”一文的意见[J];中国水利;1957年10期
2 郭胜,李成楠,窦庆龙;阿什河流域治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7年02期
3 鲁学恩;;山东省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对策[J];山东水利;2007年09期
4 吴道喜;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J];中国水利;2003年06期
5 荆大江;;滦河堤防滦南段的现状分析及提高防洪能力的措施[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陈好山;;鹤峰县城区河段防洪能力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7 李君廷;兴建临淮岗控制工程是提高淮干防洪能力的必然选择[J];治淮;1999年07期
8 尹正锡;;实行建治管三结合 全面提高防洪能力[J];湖南政报;2003年20期
9 许艳;唐德善;蒋吉;;浑河干流防洪能力影响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08期
10 仲志余;李文俊;安有贵;;三峡水库动库容研究及防洪能力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3期
11 余诗汉;林成东;胡琳琳;;河村水库大坝防洪能力复核[J];浙江水利科技;2010年05期
12 朱逢春,徐书峰,付萍,陈现业;提高小型水库防洪能力的新技术措施[J];治淮;2004年03期
13 王丽丽;麻青松;;“海棠”台风期间温州市泽雅水库防洪调度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5期
14 李卫起;严益;;紫坪铺水库蓄水时机初步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02期
15 高秋霞;;马颊河干流治理方案与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09期
16 高秋霞;;马颊河干流治理方案与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10期
17 杨祎;陈柯明;孙成强;;浑河谟家堡闸改建对沈阳城市防洪的影响[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7期
18 马瑞文;中小流域产汇流及洪水调度软件简介[J];山西水利;2002年06期
19 魏智敏;关于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几个问题[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3期
20 纪秀云,武德华,刘宏兴;于桥水库与流域内中小型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华;;李仙江流域“200811”暴雨洪水分析[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2 丘幸;丘汀萌;;论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建立[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朱奇超;钟彦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截流方案[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袁达燚;姚黑字;;2005年杜家台分蓄洪区洪道分流实践回顾[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5 袁达燚;姚黑字;;2005年杜家台分蓄洪区洪道分流实践回顾[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6 张孝军;胡家庆;封光寅;林云发;杨波;;汉江洪水对武汉市的影响与对策[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中;陈艳英;高阳华;;“9.5”区域大暴雨对长江上游水情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邵国振;;无锡市城市防汛工作的回顾与前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徐元顺;徐森林;许书成;赵荻;;丹江口水库异常洪水的水文气候特征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金保明;;南平市“2005·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及启示[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仲国;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张红武;黄河下游洪水模型相似律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5年
3 曾涛;湿地防洪与发展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李敏;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径流预报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侯召成;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模糊集与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贺莉;黄河中游不同区来水来沙变化与下游河道演变的响应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7 苏茂林;河流水库系统枯水径流模拟及水量精细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李娜;基于GIS的洪灾风险管理系统[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9 张双虎;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韩松;防洪及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崇惠;漳河水库洪水分期与调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晓华;黄河下游宽河段洪水运行规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战兵;渭河中下游防汛抢险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袁勇;基于DEM库容计算及可视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吕景峰;水利工程中若干水文问题的探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惠林;流域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杰;济南市海河流域专业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周益娟;秦淮河流域引水调配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刘云波;大凌河流域水权分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范荣亮;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汝城县水利局 朱诗慧;严格按防御预案转移[N];人民长江报;2007年
2 记者 谢元鉴;吉安2万老区人民免受洪水威胁[N];人民长江报;2007年
3 高靖汾;善待天地谋和谐[N];忻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吴春燕张景华 通讯员 黄庆锋;广东迎战五十年一遇洪水[N];光明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强;湖北着力提高小水库防洪能力[N];中国水利报;2008年
6 吴军;提高防洪能力 保障安全度汛[N];南宁日报;2008年
7 秦延安;陕西规划5年投资104亿元 提高大江大河防洪能力[N];黄河报;2010年
8 刘茵;我市城区防洪能力已达到200年一遇[N];长春日报;2008年
9 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粤水婷;基本达到百年一遇标准[N];广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荧瑶;未雨绸缪抓好防汛防台工作[N];台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