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徐晓望  
【摘要】:正莆仙地区历来是福建省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莆仙文化的发展,是在唐代形成了基本规模。本文主要研究晚唐五代莆仙文化发展的一次高潮。必须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本文的科学性,本文所录史料或来自正史,或来自《八闽通志》这类较可靠的地方志,或在宋代即有文献记载,对民间传说一般不予录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榮新江;;敦煌学研究揭开晚唐五代宋初西北史的新篇章[J];中国文化;1990年01期
2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种植棉花辨析——兼答刘进宝先生[J];历史研究;2005年05期
3 温吉弟;;浅论花间词风的形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赵洪义;;略论晚唐五代艳情词兴盛的原因[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杨发鹏;;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僧尼人口的增长及原因探析[J];西北人口;2009年02期
6 黄晓宁;冯雪冬;;晚唐五代——宋时期“寻”“觅”替换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凌;论音乐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储泰松;《西昆酬唱集》的格律特征——兼与晚唐诗人比较[J];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2期
9 李军;;晚唐五代肃州相关史实考述[J];敦煌学辑刊;2005年03期
10 马振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方向[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11 李金峰;;浅谈教师文化与师德修养[J];时代人物;2008年07期
12 曾凡安;;曾国藩戏曲活动考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3 路爱梅;;文化整合的必然性及其在现代进程中的意义[J];唯实;2009年Z1期
14 宋磊;;试论文化发展的动力[J];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5 赵洪祝;;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J];今日浙江;2010年16期
16 李军;;晚唐归义军长史及司马问题再探[J];敦煌学辑刊;2010年03期
17 木弓;;红色文化推进艺术进步[J];中国美术馆;2010年03期
18 邹丽;;论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以巴赫《十二平均律》、保罗·兴德米特《调性游戏》为例[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19 王凤翔;;晚唐五代李茂贞割据地域考述[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20 高增杰;历史在沉思——日本文化发展的轨迹 第六讲 走向近代文化[J];日本学刊;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望;;论晚唐五代莆仙区域文化发展浪潮[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金凤;;黑龙江地区文化发展问题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商业贸易市场研究[A];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暨钱币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4 张筱勤;;浅谈如何建立和培育新世纪的图书馆文化[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阐扬三教大法师与敦煌佛教兼容性形成[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北京金士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贸易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等价物研究[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8 程远;;在和合中寻求发展 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和特色——对建筑及其文化发展的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甘华;;公民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发展的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3 庞德英;文化和谐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5 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割据政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军;晚唐中央政府对河陇地区的经营[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淑华;晚唐五代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仪平策;魏晋南北朝审美文化发展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9 李春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华;面临文化发展挑战的景观规划[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戎丽霞;以人为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D];江苏大学;2007年
3 欧阳国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域中科技进步的作用探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徐江舟;基于围棋文化的产品体系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杰;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何旭冉;晚唐五代莲荷诗的基本内蕴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宋秋敏;晚唐五代“醉梦词”探析[D];苏州大学;2004年
9 白纯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婷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西 李亚明;文化发展应为产业建设服务[N];安康日报;2006年
2 张筱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N];贵州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黎小钧;文化发展彰显城市魅力[N];重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方成;改变不了现状,就改变自己[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徐晋;以优惠政策促进文化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茁;文化发展的春天来了[N];河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 尹晖;崇安区确定28项文化发展重点工作[N];无锡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莉;文化为城市发展另辟蹊径[N];西安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德林市文化局局长 范广礼;让每一位群众分享文化发展成果[N];德州日报;2007年
10 秦建华 王建润;论城区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N];中国文化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