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对交直流连接母线电压幅值的影响
【摘要】:该文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交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相互影响做了详细分析。讨论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改变使得它输送的有功功率和吸收的无功功率发生变化,导致交直流连接节点电压的变化。分析了交直流系统之间联结节点上交流电压变化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该文结合交直流输电系统的计算结果,总结了交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和大小,对认识交直流输电系统之间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有实用的价值。
|
|
|
|
1 |
张粒子;陈学允;柳焯;;电力系统主导特征值对于联络线功率的灵敏度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2 |
黄金剑;阳丽;;电力系统约束条件的研究与分析[J];电气开关;2010年06期 |
3 |
陈延秋;张尧;魏映华;胡金磊;;改进遗传算法结合灵敏度分析的无功优化[J];电气应用;2008年07期 |
4 |
徐珊;刘文颖;唐哲;张文楷;;基于功率缺额灵敏度分析的切负荷算法[J];中国电力;2009年02期 |
5 |
柳春光;丰飞;;供电系统地震安全分析与负荷控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6 |
王岩河;肖志刚;陈丽;张曙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农村配电网无功优化算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6期 |
7 |
张红斌;汤涌;张东霞;朱方;蒋宜国;蒋卫平;赵红光;;不同负荷模型对东北电网送电能力的影响分析[J];电网技术;2007年04期 |
8 |
张伯明,相年德,王世缨;电力系统大扰动灵敏度分析的快速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9 |
刘崇茹;张伯明;;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对交直流连接母线电压幅值的影响[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5期 |
10 |
刘崇茹;张伯明;孙宏斌;;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对交直流连接母线电压幅值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6年S2期 |
11 |
姜新凡,严庆伟,周帆,樊福而,张晓东,陈剑峰;基于实时灵敏度分析的湖南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J];电网技术;2004年16期 |
12 |
王新鑫;;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后备保护灵敏度分析[J];宁夏电力;1994年04期 |
13 |
任江波;于尔铿;郭志忠;刘伟;;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逐次追踪状态估计[J];电网技术;2007年07期 |
14 |
郝思鹏;;电力系统校正控制评述[J];能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
15 |
白宏;陈贺;郭志忠;;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线性混合量测状态估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12期 |
16 |
杨宏伟;林长鹏;于紫南;;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力系统电压灵敏度分析[J];黑龙江电力;2011年05期 |
17 |
赵丽娜;;浅谈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J];天津电力技术;2005年03期 |
18 |
常乃超,陈得治,于文斌,郭志忠;基于受控微分—代数系统灵敏度分析的紧急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7期 |
19 |
胡子珩,陈珩,佐佐木博司;快速计算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9期 |
20 |
王景亮,张焰,王承民,孙建生,金钟鹤,徐风阁,杜晓辉;基于灵敏度分析与最优潮流的电网无功/电压考核方法[J];电网技术;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