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市典型建筑及周围室外公共空间下的人员热舒适与微气候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改善西安市公共空间室外环境,本实践团从7月15日至8月16日,分批次对西安市城墙外环城公园等典型公共空间进行热环境调研。调研方法是首先文献综述,再通过现场环境参数与主观问卷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使用本专业科研一线在用的仪器测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并向环城公园内的活动人员发放主观问卷。实践团本次调研共收集了1158份主观问卷,调研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92%的人为西安本地人;年龄跨度较大分布较均匀,老年人偏多;男女性别比较均衡,男性占53%,女性占47%。对环城公园调研的客观参数与主观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城墙南侧环城公园热环境最差,城墙东侧和西侧区域热环境相似;发现长廊对于热环境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高大乔木,凉亭对于热环境改善效果最差,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本实践团还对非热因素对于热舒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研究结论本实践团建议环城公园等公共空间改造或新建时减少凉亭道德建设,多建长廊、多种高大乔木。本团队还针对环城公园的热环境改善提出了一种智能管网式喷雾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计算机视觉等高新技术实现自动识别人数等信息来分区域控制喷雾量,达到精准送雾、精确改善区域内群体热舒适、节约资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