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立体匹配技术研究

刘晓丽  徐光柱  雷帮军  孙水发  冯德鸿  
【摘要】:立体匹配是立体视觉研究中的关键部分。首先以双目平行立体视觉系统为例,分析了立体匹配基本原理及常用的约束条件。然后从局部匹配和全局匹配两个主要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匹配算法,并结合常用测试平台描述了现有的测试图片库和算法评价标准。最后,针对双目立体匹配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如何克服匹配准确性与恢复视差的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帆;许南山;彭四伟;;基于多摄像位的空间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7期
2 王哲;常发亮;;基于网络最小割的分层立体视觉匹配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7年01期
3 赵亮亮;;一种基于左右视线的立体图像匹配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0年03期
4 夏利民,谷士文,孙星明;基于免疫算法的立体匹配[J];计算机工程;2001年05期
5 郭永彩;魏朋玉;高潮;;采用多级动态规划实现立体匹配[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7期
6 顾征,苏显渝;采用邻域差值特征模板的立体匹配方法[J];光电工程;2005年10期
7 游磊;杨丹;张小洪;;一种新的基于DoG的立体匹配算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弥丽丽;潘建寿;刘继艳;;融合灰度和梯度的MRF模型的立体匹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4期
9 霍智勇;朱秀昌;刘天亮;;基于线性生长的区域立体匹配算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4期
10 夏利民;谷士文;沈新权;孙星明;;一种新颖的立体匹配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年04期
11 鞠芹;安平;张倩;吴妍菲;张兆杨;;基于多目立体匹配的深度获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14期
12 赵聪;亓学鹏;柯晶;;基于控制点约束及区域相关的立体匹配算法[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8年07期
13 赵聪;亓学鹏;柯晶;;基于控制点约束及区域相关的立体匹配算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4 梁柱;李大海;王琼华;张浩;;彩色像对的邻域边界差值模板匹配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3期
15 周东翔,蔡宣平,孙茂印;基于灰度段的立体匹配算法[J];软件学报;2001年07期
16 邵泽明;朱剑英;;自适应分层粒子群稠密视差图估计[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年04期
17 牟雅丹;;立体匹配算法的比较[J];技术与市场;2009年12期
18 刘正东,孙权森,杨静宇;基于特征约束及区域相关的体视匹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4期
19 张金苓;王琰;;基于特征约束的图像点匹配算法[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0 顾征;苏显渝;;采用色彩相似性约束的立体匹配[J];光电工程;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丽;徐光柱;雷帮军;孙水发;冯德鸿;;立体匹配技术研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付丽琴;韩焱;;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射线图像三维信息重建技术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可黛;曾峦;;一种新的匹配质量控制方法[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凯;葛文兵;汪国平;董士海;;基于立体视觉的自然手势识别[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连晓峰;窦丽华;陈杰;;基于图割算法的全景图像立体匹配[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刚;曾荣盛;韩建涛;陈曾平;;基于双向SIFT的未标定图像的立体匹配[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赵亮亮;黎宁;;一种基于全局约束的立体匹配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赵杰;彭京;李戈;王晨;;基于粗细结合匹配方法的立体视觉研究[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秀芝;王润生;;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稠密立体匹配[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世刚;王学军;陈贺新;;MPEG-4框架的面向立体视频对象压缩编码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振刚;立体匹配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莉;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立体匹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卢思军;立体匹配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池凌鸿;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姚力;自然三维电视系统中立体匹配及视点合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富治;视觉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何俊学;基于图像的工件曲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侯建;月球车立体视觉与视觉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赫伟;基于地面控制点和能量优化的鲁棒立体匹配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郭龙源;计算机视觉立体匹配相关理论与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里瓦特;显微立体视觉中的匹配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家驹;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立体匹配算法[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谢涛;基于区域分割的立体匹配及其相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唐志健;基于立体视觉的深度信息恢复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蔡钦涛;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鹏程;计算机立体视觉研究及其在宝石测量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薛丽娟;基于区域增长的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马桂珍;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景物重建与跟踪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余洪山;主动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陈海波;三维重建中立体匹配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猛犸;《冰川时代3》背后的3D奥秘[N];电脑报;2009年
2 吉新;3D为何让人身临其境[N];人民邮电;2011年
3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 杜杨洲;3D显示热潮来袭[N];计算机世界;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金金;足以乱真的立体影像[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成都 虎永存;3D的6种方式技术详解[N];电子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诚;舞动的翠绿[N];电脑报;2008年
7 陈祖龙;让下一代OS动起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8 吴涛;虚拟现实技术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褚红梅 编译;奇妙的3D立体影像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董潇;数字软件创新发展成就行业“突破”[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