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机动目标的制导律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机动目标的拦截问题,选取相对速度偏角作为滑模面,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导引律,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对于攻击机动目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
|
|
|
1 |
王凯;黄长强;李望西;;一种新型自适应滑模制导律及其仿真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5期 |
2 |
李江,杨军,张延生,张勇;攻击机动目标的非线性H_∞制导律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3 |
赵勇胜,林维菘;一种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寻的制导律[J];现代防御技术;1998年03期 |
4 |
李新国,毛承元,陈红英;H_∞制导律的统计性能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5 |
陈万春,聂蓉梅,刘佳琪,黄皎仁;PAC-3爱国者拦截弹末制导精度仿真研究[J];飞航导弹;1999年07期 |
6 |
李新国,陈士橹;非线性H_∞鲁棒制导律设计[J];宇航学报;2000年S1期 |
7 |
王小虎,张明廉;自寻的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的研究及实现[J];航空学报;2000年01期 |
8 |
王小虎,陈翰馥,张明廉;中远程防空导弹的末制导律设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6期 |
9 |
闫建国;贾秋玲;;H_∞输出跟踪理论在导弹制导律设计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2期 |
10 |
顾文锦;张汝川;于进勇;赵红超;;基于蛇行变轨的反舰导弹末制导律研究[J];飞行力学;2008年02期 |
11 |
罗绪涛;梁晓庚;贾晓洪;;对地垂直俯冲攻击制导技术研究[J];测控技术;2008年11期 |
12 |
吴鹏;杨明;;带终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2期 |
13 |
尹永鑫;杨明;吴鹏;;针对机动目标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律[J];固体火箭技术;2010年03期 |
14 |
李惠增;中程空空导弹的最佳中制导[J];上海航天;1994年04期 |
15 |
邵雷;刘兴堂;;基于模糊变结构控制的制导律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5期 |
16 |
赵勇胜,林维菘;可对付高度机动目标的开关比例导引律[J];制导与引信;1997年03期 |
17 |
罗霄;法国“海响尾蛇”导弹对付机动目标的能力估计[J];现代防御技术;2000年01期 |
18 |
张功;李帆;赵建辉;张文朋;;弹着时间可控的机动目标多弹协同制导律[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年01期 |
19 |
张汝川;顾文锦;于进勇;赵红超;;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最优滑模制导律研究[J];宇航学报;2009年01期 |
20 |
陈兴林;花文华;;微分几何制导律及其捕获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