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水位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的仿真研究
【摘要】:本文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应用于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以发挥动态矩阵控制的优越性。同时针对锅炉汽包水位的滞后时间随补给水温度和汽包压力等因素时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多模型加权控制增量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了对补给水温度和汽包压力的要求。
|
|
|
|
1 |
周自强;陈绍炳;谭浩艺;章毅;;过热汽温非线性灰色预测控制研究[J];浙江电力;2009年01期 |
2 |
王东风,翟永杰;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及其在电厂汽温系统中的应用仿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1年01期 |
3 |
李晓理,王书宁;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在机器人手臂控制当中应用[J];机器人;2002年01期 |
4 |
张智焕,王树青;基于多模型的PID控制器[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02期 |
5 |
吕伟杰,刘鲁源;基于切换多模型小波网络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
6 |
李志清;;浅谈多模型的切换算法[J];宁夏电力;2006年06期 |
7 |
张智焕,王树青;基于多模型pH非线性过程的预测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1期 |
8 |
李晓轩,戴永康,翁海娜,庄良杰;INS/ESGM组合导航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滤波技术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2年06期 |
9 |
吴建国,张培建;基于双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PVC聚合釜温度系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李景熹;王树宗;王航宇;宋振伟;;基于多模型和辅助粒子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4期 |
11 |
高林,顾幸生;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多模型软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3年08期 |
12 |
王昕,李少远,岳恒;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分层递阶多模型解耦控制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2期 |
13 |
刘军;王万丽;窦秀华;;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多模型内模控制的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9年01期 |
14 |
丁艳军;赵文杰;袁立川;吴占松;;过热汽温多模型内模控制及其工程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
15 |
孙建平;苑一方;;复杂过程的多模型建模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1期 |
16 |
丁艳军;赵文杰;袁立川;吴占松;;过热汽温多模型内模控制及其工程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11期 |
17 |
袁向阳,施颂椒;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18 |
谢磊,张泉灵,王树青,张智焕;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预测函数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2期 |
19 |
王东风;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温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3年07期 |
20 |
张佳薇;苏洪雨;;基于多模型建模的木材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