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弛豫铁电体 Pb(Mg_(1/3)Nb_(2/3))O_3-PbTiO_3的相变

包鹏  戴玉蓉  李伟  沈惠敏  朱劲松  王业宁  
【摘要】:测量了(1-x%)镁铌酸铅-x%钛酸铅(1≤x≤11)(简称 PMNTx)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内耗和 Young’s 模量.观测到在 T_m 温度附近,即在介电常数达到最大值时,出现一个内耗峰,并且模量发生软化.这反映了极化纳米微畴的弛豫.对于 PMNTx(5≤z≤11)的样品,在 T_m 温度以下的某个温度出现附加的内耗峰和 Young’s 模量的异常,表明佯品中发生了自发的弛豫铁电到铁电(简称 R-F)的相变.对 R-F 相变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超;余大书;;PLZT(7/40/60)薄膜介电驰豫特征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鹏;戴玉蓉;李伟;沈惠敏;朱劲松;王业宁;;弛豫铁电体 Pb(Mg_(1/3)Nb_(2/3))O_3-PbTiO_3的相变[A];第七届全国内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葛庭燧;;关于晶界内耗峰来源的争论和结语[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五届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刘卫;葛庭燧;;Y系240K相变型内耗峰的进一步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刘盛炎;;Al-Mg-Si-Re合金单晶在200℃附近的内耗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5 程波林;;超高纯铝的中温内耗峰的形变效应[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6 谢存毅;E.Carreno-Morelli;R.Schaller;;AlMgSi合金中与沉淀相关的低频内耗[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五届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罗兵辉;宋友仁;鲁小叶;;层压复合材料的内耗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8 耿殿奇;郭东城;耿殿禹;张志东;;铁稀土合金的磁内耗峰[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9 谢晓明;陈廷国;李廷伟;;正交相YBa_2Cu_3O_y204℃内耗峰与氧原子占有率[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10 孔庆平;李勇;;低层错能铜合金中210K低频内耗峰的机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文建;电子型掺杂锰氧化物相分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张鸿翔;热循环过程对高体积分数Al/SiC_p电学和热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周昌荣;无铅压电陶瓷BNT-BKT-BiMeO_3(Me=Fe、Cr、Co)电性能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歆;PMN-PT弛豫铁电粉体和薄膜的可溶性无机盐—螯合—凝胶法制备及性质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5 罗兵辉;三种铝合金组织及阻尼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应学农;高温超导正常态反常行为和化学压强效应的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7 吕宁;PMN和KNN铁电材料的电子显微学及第一性原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彭志明;单晶Ni-Mn-Ga孪晶界迁动机制研究及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卓;A(Fe_(0.5)B_(0.5))O_3(A=Ba,Sr;B=Nb,Ta)陶瓷的巨介电效应及其调控[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章薇;Ba(Fe_(1/2)Nb_(1/2))O_3基薄膜的PLD生长、结构与性能[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美菊;铝酸铋基固溶体系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戴鹏;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低频内耗行为[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邢庆刚;Bi对Ba(Ti_(0.9)Sn_(0.1))O_3陶瓷铁电性质的调节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顾金海;喷射共沉积6061Al/SiC_p复合材料阻尼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陈志宝;电子型掺杂钙钛矿锰氧化物电磁输运及其内耗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张宝林;铌酸锶钡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刘国标;BaTiO_3基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8 刘利华;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9 谷慧华;非线性可调锡钛酸钡钙陶瓷的介电性能和铁电相变[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璞;铌酸盐A_6B_(10)O_(30)型陶瓷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