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磺基脂肪酸甲脂(MES)复配体系研究
【摘要】: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9)、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体系在298K、318K温度下的表面化学性质,计算了二者在混合胶束及混合吸附层中的协同作用参数,进而得知混合胶束及混合吸附层中二者的组成情况,同时测定了其应用性能。结果显示,复配体系明显优于单一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能,复配体系无论在混合吸附层或混合胶束中均显示出强烈的协同作用,满足关于混合胶团生成能力及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效率增效条件的相关理论。
|
|
|
|
1 |
蒋国新;混合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钒[J];冶金分析;1993年01期 |
2 |
谢家庆,孟祥光,王茜,曾宪诚;混合胶束溶液中丙烯酰胺聚合反应[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3 |
唐丽娟;水中微量铝的直接测定──Al(Ⅲ)─CAS─CPB─TritonX─100混合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J];湖南化工;1994年02期 |
4 |
李晓静;徐翔;李永库;;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性激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11期 |
5 |
赵剑曦,陈晓东,江琳沁;二元Pluronic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
6 |
;科技期刊亮点[J];科技导报;2011年05期 |
7 |
杨风霞;范文秀;王天喜;杨崇;;混合胶束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痕量铅[J];光谱实验室;2009年01期 |
8 |
蒋萍初,褚亮,顾斌;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生成及对热力学函数的探讨[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5年03期 |
9 |
赵剑曦,陈晓东,江琳沁;二元Pluronic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 I.PPO嵌段长度相近的P94/L92和F108/L92二元混合水溶液[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S1期 |
10 |
梁慧君;陈建明;宋华;卢建忠;;应用混合胶束制备紫杉醇注射液[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4期 |
11 |
史慧明,张贵珠,叶勇明;稀土-铬天青S-邻菲啰啉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及分析应用[J];中国稀土学报;1985年01期 |
12 |
江立鼎;高保娇;李刚;;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NaAMC_(14)S/AM与Gemini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
13 |
刘洁凝;刘珊珊;吴琼珠;平其能;;多西紫杉醇前体混合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4 |
姚同玉;李继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阻垢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J];油田化学;2011年03期 |
15 |
吕荣文;赵伟;张红兵;;菊粉季铵盐的复配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2009年05期 |
16 |
高景芝,强红,胡秋菊,李春颖;混合胶束光度法测定痕量锗[J];分析化学;1995年11期 |
17 |
徐桂英,刘木辛,毛宏志,曾利容;聚丙烯酰胺对石油磺酸盐/正丁醇混合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J];应用化学;1995年04期 |
18 |
崔正刚,JeanPaulCANSELIER;一些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混合胶束形成和表面张力降低的效能[J];日用化学工业;1997年04期 |
19 |
王海鹰;李斌栋;户安军;吕春绪;;可聚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及与LAS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
20 |
李敏,何玉萼,王良兵,黎耀忠,陈华,李贤均;两相催化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混合胶束的作用研究[J];分子催化;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