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α-磺基脂肪酸甲脂(MES)复配体系研究

许虎君  方银军  黄亚茹  丁振军  陆莉  
【摘要】: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9)、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体系在298K、318K温度下的表面化学性质,计算了二者在混合胶束及混合吸附层中的协同作用参数,进而得知混合胶束及混合吸附层中二者的组成情况,同时测定了其应用性能。结果显示,复配体系明显优于单一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能,复配体系无论在混合吸附层或混合胶束中均显示出强烈的协同作用,满足关于混合胶团生成能力及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效率增效条件的相关理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国新;混合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钒[J];冶金分析;1993年01期
2 谢家庆,孟祥光,王茜,曾宪诚;混合胶束溶液中丙烯酰胺聚合反应[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唐丽娟;水中微量铝的直接测定──Al(Ⅲ)─CAS─CPB─TritonX─100混合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J];湖南化工;1994年02期
4 李晓静;徐翔;李永库;;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性激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11期
5 赵剑曦,陈晓东,江琳沁;二元Pluronic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6 ;科技期刊亮点[J];科技导报;2011年05期
7 杨风霞;范文秀;王天喜;杨崇;;混合胶束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痕量铅[J];光谱实验室;2009年01期
8 蒋萍初,褚亮,顾斌;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生成及对热力学函数的探讨[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5年03期
9 赵剑曦,陈晓东,江琳沁;二元Pluronic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 I.PPO嵌段长度相近的P94/L92和F108/L92二元混合水溶液[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S1期
10 梁慧君;陈建明;宋华;卢建忠;;应用混合胶束制备紫杉醇注射液[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4期
11 史慧明,张贵珠,叶勇明;稀土-铬天青S-邻菲啰啉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及分析应用[J];中国稀土学报;1985年01期
12 江立鼎;高保娇;李刚;;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NaAMC_(14)S/AM与Gemini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13 刘洁凝;刘珊珊;吴琼珠;平其能;;多西紫杉醇前体混合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4 姚同玉;李继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阻垢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J];油田化学;2011年03期
15 吕荣文;赵伟;张红兵;;菊粉季铵盐的复配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2009年05期
16 高景芝,强红,胡秋菊,李春颖;混合胶束光度法测定痕量锗[J];分析化学;1995年11期
17 徐桂英,刘木辛,毛宏志,曾利容;聚丙烯酰胺对石油磺酸盐/正丁醇混合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J];应用化学;1995年04期
18 崔正刚,JeanPaulCANSELIER;一些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混合胶束形成和表面张力降低的效能[J];日用化学工业;1997年04期
19 王海鹰;李斌栋;户安军;吕春绪;;可聚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及与LAS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20 李敏,何玉萼,王良兵,黎耀忠,陈华,李贤均;两相催化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混合胶束的作用研究[J];分子催化;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虎君;方银军;黄亚茹;丁振军;陆莉;;α-磺基脂肪酸甲脂(MES)复配体系研究[A];第31届[2011]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佩珠;沈伟国;;聚电解质与混合胶束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柳建新;郭拥军;罗平亚;;低碳醇-表面活性大单体混合胶束法合成微嵌段缔合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王小永;王金本;王毅琳;闫海科;;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及中性表面活性剂TX100组成的混合胶束的性质-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崔波;郭霞;郭荣;;发卡式寡聚核苷酸对SDS/DEAB混合胶束向囊泡转化的促进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高红昌;赵濉;毛诗珍;袁汉珍;俞稼镛;沈联芳;杜有如;;用1D和2D NMR研究月桂醇聚氧乙烯(23)醚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胶束[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杨晓焱;谭晓理;程功臻;袁汉珍;毛诗珍;赵濉;俞稼镛;杜有如;;癸基萘磺酸钠混合胶束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杨秋青;周琼;P.Somasundaran;;阳离子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十二烷基麦芽糖混合胶束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梁慧君;陈建明;宋华;卢建忠;;一种新型紫杉醇混合胶束注射液的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齐利民;;胶体化学法合成形貌可控的无机纳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高分子在溶液和生物界面上的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马平安;肝靶向糖基化高分子键合药物载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显国;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秦显国;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秀娟;聚乙内酯基两亲性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伟;功能性Pluronic P123/F127混合胶束用于治疗多药耐药肿瘤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谢定海;氢键对高分子界面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辛景;嵌段共聚物多隔段胶束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汪卫东;新型吸附材料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高红昌;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在表面活性剂化学和神经化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方义;卵磷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2 葛建君;羟基喜树碱混合胶束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3 曾双亲;氧化铝载体表面化学性质对Ni-W/γ-Al_2O_3加氢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0年
4 陆溶娟;SDS/Brij30复配体系结构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吴同浩;生物表面活性剂 NaDC 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焦文温;穿心莲内酯衍生物ISA的混合胶束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岳会;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与结构特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邹薇;炭黑的表面化学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相仕;壳聚糖基生物材料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梁慧君;一种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的紫杉醇注射液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左永刚;磷脂—胆盐混合胶束或成注射给药新载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2 苟爱仙;大庆改进重整预加氢催化剂[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苟爱仙;大庆化工研究中心DZF—1重整预加氢催化剂性能优异[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燕 徐彦泓;高性能陶瓷产业化路怎么走[N];中国建材报;2001年
5 慧聪;数码印刷用纸:特性不同 小心使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林研;微/纳米胶囊单向渗透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王小龙;碳纳米管内壁参与化学反应首次发现[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