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

张俊宗  
【摘要】:民族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其特殊作用,为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族学生学习的实际,近年来,建立在西北民族聚居区自治州一级高校,在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如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等九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璐璐;;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1期
2 马志芸;;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3 徐莹;李天华;邓婕;;民族高校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0期
4 江波;;从复旦模式探索民族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刘桔;王璐璐;;民族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探析——基于中南民族大学73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6 周锦鹤;;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7 ;敬业垂范 求实创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昌灯圣;;成人教育战略内涵和特点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9 秦霞;;民族高校大学英语多媒体及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金雅声;赵德安;马德山;;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1 刘怡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12 杭丽波;;让孩子学会宽容 收获快乐[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13 罗布江村;;现代大学制定发展规划的战略启示与顶层设计——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14 努热曼姑丽;徐媛媛;田光;;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之探析[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15 郭继红;;试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16 李能武;;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1年07期
17 周克宁;张震宇;;浅谈“卓越电气工程师”专业知识要素及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1期
18 蒋洁霞;;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胡有红;喻玉明;;“学历+技能”型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0 刘晓利;;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宗;;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玉龙;;新型“蓝领农民”科技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程相朝;张杰;邓雯;;高职高专与自考本科助学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成人高等教育走进大型企业的成功实践——小记张江中芯国际办学点[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国生;;关于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蒋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萍;马泉林;;加速培养高科技人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未;张红艳;孙桂芳;;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晨阳;湖南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沈剑峰;民族高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应陈晖;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红花;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张禾;对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许虎林;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7 祁帆;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凤娟;农村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唐新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铁军 通讯员 吴国富;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高校喜庆60华诞[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刘兴全 西南民族大学科技处处长;民族高校“十二五”期间大有作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严玉明;以高度责任感做好民族院校的稳定工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胡喆;中国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之变[N];电脑报;2004年
5 缪迅;“国际公务员”走向国际组织跨国机构[N];组织人事报;2009年
6 代群熊润频;护苗?拔苗?科大少年班走过30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李陈续 叶辉;科大少年班探秘[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李陈续;中国科大少年班“三十而立”[N];光明日报;2008年
9 陈金生 海丰县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N];汕尾日报;2010年
10 中华培训网签约讲师 秦寒飞;如何让培训创造卓越价值[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