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转化型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研究

雷皓  
【摘要】:正磁共振成像不仅仅是临床诊断和研究中重要的手段,各类临床前动物模型研究也是磁共振成像重要的应用领域。转化型(translational)研究又是临床前磁共振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其目标主要是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估,运用动物模型,揭示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占龙;滕皋军;麦筱莉;孙军辉;张洪英;牛焕章;余辉;李国昭;;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MR成像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1期
2 王非;姚振威;耿道颖;黄晨磊;罗心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的MRI评价[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年04期
3 赵江民;邵志红;杨振燕;李铭;戴工华;;冬眠心肌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MRI表现的实验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10期
4 钱伯初;史红;郑晓亮;;影像学新技术在实验性猪肺栓塞模型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4期
5 李方利;徐位其;杨光钊;何伟良;;椎管神经鞘瘤与脊膜瘤的MRI[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3年04期
6 曹卫民;;烫吸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2例MRI表现分析[J];工企医刊;2003年05期
7 白万山,赵辉,邱晓华,杨述华;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8 郭红,魏龙晓;结核性脑膜炎MRI诊断11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3期
9 汪圣平;主动脉夹层的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郑显秋,许崇永,贺辉;脑裂畸形的CT与MRI表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年02期
11 杨春山,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周康荣,李慎江,李成洲;孤立性肺结节MRI动态增强血流模式及其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年02期
12 李玉侠,夏黎明,韩东明,孙凤霞;三叉神经受压位置的MRI与三叉神经痛的相关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年08期
13 胡有谷;腰椎间盘退变的MRI诊断[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4 叶慧,夏黎明,王承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垂体增生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5年09期
15 张晓,张芳,刘希运;STIR序列在外伤性骨髓水肿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09期
16 王希高;;发展中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J];医学动物防制;2005年12期
17 范玉贞;孙云霞;张岩峰;;磁共振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处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18 吴宁;王奕;曹德良;张亚东;;MRI在胫骨平台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骨科杂志;2005年06期
19 崔晓琳;程敬亮;石士奎;刘依凝;任翠萍;张炎;;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原医刊;2006年09期
20 李美兰;刘学军;王建红;赵诚;李翔;;通过半傅立叶快速采集弛豫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正常胎儿大脑发育规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振国;杨贞振;史浩;;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2 郑富增;;磁共振成像图像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飞;;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董莉;张兆琪;曾文;王永梅;晏子旭;郭淼;;应用磁共振成像研究On-X瓣的血流动力学性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曹建书;李振平;刘树伟;于台飞;丁娟;;成人大脑沟、回在矢状断面上的定位[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皓;;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张卓;赵锋;;超急性脑梗死的DWI诊断[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宁瑞鹏;李鲠颖;;磁共振成像的正交线圈数字合成方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秦海松;朱卫;;低场MRI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诊断价值[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10 吴青霞;刘玉;丁蓓;凌华威;陈克敏;;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锡钢;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顾倩;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和体外磁共振信号测试[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赖灿;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6年
4 袁飞;皮层下血管性痴呆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脑磁共振扩散张量和定量磁化传递成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5 曾庆师;MR波谱及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长伟;人工腰椎间盘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李建奇;磁共振成像中若干方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萨;氢氧化钆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叶芳;乳腺磁共振成像的多参数研究与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海栋;术后瘢痕组织和肿瘤复发模型的制备及磁共振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智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RI及临床对比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王慧燕;卵巢囊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玲;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硬化的应用价值[D];吉林大学;2008年
4 方挺松;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在骨髓成像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张建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关节的MRI诊断价值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孙栋;MRI对骨质疏松患者跟骨骨小梁结构的初步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吴江;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姚洪祥;SWAN技术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初步评价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9 韩成坤;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宋建波;磁共振DTI对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及脑梗死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言成;磁共振成像联合动态检查临床效果显著[N];科技日报;2009年
2 李冬;玻璃纤维用于医学磁共振成像[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纪准培;磁共振成像是怎么回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磁共振成像(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何洋;什么是磁共振成像[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磁共振成像(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张旭;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新技术蕴含大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湖南省儿童医院 伍光春;做磁共振前的准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磁共振成像(三)[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磁共振成像(四)[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