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性预测技术改善二维谱分辨率的研究
【摘要】:正在J谱实验中t2维采样点数为FN2=1024,但t1维步进点数为FN1=32—64,时间域上表现为窄的加窗截断,频率域上表现为峰底部严重地波动(sinc函数形状),从而干扰了有用的信号峰的观察。采用数字滤波虽然消除了峰底部的波动,但同时分辨率大大降低。
|
|
|
|
1 |
陈淑珍,张晨光,刘怀林,张燏;基于改进的语音参数提取的线性预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1期 |
2 |
林耀荣,陈芳炯,熊尚坤;一种基于线性预测的长码CDMA盲多用户检测方法[J];通信技术;2003年10期 |
3 |
史杰;钟雄虎;宋叔飚;裴承鸣;;基于前后向线性预测的时变参数估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11期 |
4 |
马明;沈越泓;许魁;;基于线性预测的固定点盲源分离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年S1期 |
5 |
俞铁城;语波的线性预测原理及其应用[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0年04期 |
6 |
鲍长春,诸庆麟,唐昆,冯重熙;一种改进的4.8kb/s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J];电子学报;1995年04期 |
7 |
李晋声,倪维桢,赵振纲;G.728算法的改进及对汉语的影响[J];现代电信科技;1995年09期 |
8 |
张子敬,刘峥,张林让;基于线性预测的盲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5期 |
9 |
李坤;刘加;;基于小波变换和线性预测的基音提取[J];计算机工程;2010年10期 |
10 |
刘峰,刘贵忠,张茁生;多尺度随机过程的线性预测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2期 |
11 |
潘亚涛,胡剑凌,陈健;1.8kb/s的多带线性预测语音编码算法[J];通信技术;2002年01期 |
12 |
王新民,雷丽,徐智辉;基于线性预测的自适应语音增强技术[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张永亮;鲁宇明;张先庭;杨焱;;一种基于线性预测和极大似然估计的基音检测算法[J];声学技术;2009年06期 |
14 |
王蕾;孟慧杰;;噪声环境下话者识别系统的特征提取[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
15 |
张晓东,杜凯;语音信号的MPLPC参数矢量量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6 |
黄乘顺;何怡刚;罗庆跃;;数字处理技术在电子侦察中的应用[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2期 |
17 |
杨耀增;;用同态預测分析信号[J];现代雷达;1979年06期 |
18 |
毕卫红,寻智峰,王凯;ITU G.729CS_ACELP语音编码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2年12期 |
19 |
但志平;郑胜;;最小二乘向量机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5期 |
20 |
邹峰;郭英;陈新富;刘燕;;基于MELPe模型的600 BPS声码器算法设计[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