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玉玲;林海;林华宽;;两个新型的1,10-菲罗啉桥联多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热力学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9期 |
2 |
陈亮,穆丽璇,续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过渡金属离子Cr~(3+),Mn~(2+) 和Fe~(3+)形成配合物配位位置的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3年01期 |
3 |
张安将;王树梅;秦圣英;;~1H、~7Li、~(23)Na、~(133)Cs NMR研究含氮大环醚双内酯和大环胺双内酰胺的配合性能[J];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
4 |
李韧韬,蔡铁军,龙云飞,邓谦,彭振山,袁益娴;过渡金属与2-水杨醛缩氨基苯酚、乙醇的合成与表征[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5 |
罗杨合;李勇;解庆林;;过渡金属苯并15冠5配合物研究进展[J];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6 |
屈景年;李俊华;曾荣英;聂雪;;8-羟基喹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测定[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7 |
董银龙;栾尼娜;王海燕;宋玉民;;过渡金属与华法灵配合物的合成和抗凝血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
8 |
关伟,孙锦玉,张向东,刘祁涛,刘丽艳,刘霞,楮福云;过渡金属离子与头孢氨噻肟配位作用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9 |
胡珍珠;陈芳;;铜(Ⅱ)、钴(Ⅱ)与组氨酸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11期 |
10 |
陈亮,胡玉仙,鲁云,王宝俊;几种过渡金属离子与苏丹Ⅰ(1-苯基偶氮基-2-萘酚)形成配合物的~(13)C核磁共振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1期 |
11 |
刘华亭,赵汝琪;过渡金属离子大二环笼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2 |
刘伟生,谭民俗;1,10-二氮杂菲-1-氧化物与高氯酸钪、钇的配合物[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0年03期 |
13 |
杨林;二氟化膦配位化合物的~(19)F-NMR光谱化学位移规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年05期 |
14 |
白明章;郭明林;李润卿;李玉荷;;一些双(η~5-环戊二烯基)芳香酸钼(Ⅳ)、钨(Ⅳ)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1986年08期 |
15 |
颜思旭;陈清西;;金属离子对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6期 |
16 |
夏金阑,刘锦春,刘良斌,程介克;微晶形焦磷钒酸锡色谱柱高选择性分离及人发中微量铅的测定[J];分析试验室;1990年01期 |
17 |
汪玉庭;黄载福;赖志强;;二茂铁硫杂冠醚配合性能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3期 |
18 |
高立国,王永成,耿志远,陈晓霞,吕玲玲,戴国梁,王冬梅;气相中Sc~+和Ti~+与CS_2反应的计算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10期 |
19 |
王永成;杨晓燕;耿志远;刘泽玉;陈晓霞;高立国;;气相中Y~+,Zr~+,Nb~+与CO_2反应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23期 |
20 |
贾会珍;刘玉峰;李维红;吴瑾光;;DL-2-氨基4-磺酸基-丁酸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