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现代主流设计技术构建土木专业课程群的新型教学系统

孙国富  
【摘要】:将当代主流科学技术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工科高等院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潮流的专门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利用先进的勘测设计一体化技术,构建了数字化、一体化、可视化的教学系统,全面应用于土木道路课程群的课堂和实践教学中,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除人才培养外,该系统还在师资建设、科研生产、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沈红菊;;人生最好的教育——《高等教育》赏析[J];青苹果;2003年Z1期
2 洪成文;;北京有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欠缺高等教育的高度[J];留学生;2010年06期
3 石碧琼;;高等教育民营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4 尹建敏;;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5 范微娜;;浅谈中国社会分层下的高等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6 何军;;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7 谢遐龄;;高等教育若干问题之我见[J];群言;2011年08期
8 杨卓;;高校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9 易灵;;接受高等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10 许建兰;;关于湖南“教育强省”战略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11 蒋勋;;思考自己的可能性[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12 张磊;刘超琴;;土木工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J];华章;2011年16期
13 李素卿;;浅析增强“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措施[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14 ;“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15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6 王婷;;新时期高等学校闲暇教育研究及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17 杨眉;侯长军;霍丹群;;高校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8 孙琪;;浅谈和谐校园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19 邱级胜;王建华;;论大学生的职业定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20 王新平;刘德安;郭莉;;“大学精神”思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萱;;因材施教与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炎锋;杜修力;;土木类专业培养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9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4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10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宏茜;云南与东南亚高等教育合作的供给与需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6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8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吴晶 赵超 郭曼桐;高等教育“211工程”实施成效显著[N];农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4 张明平 姜木金;高校应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N];镇江日报;2008年
5 万圣兴;切实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N];光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欣然;本市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李鹏翔;高等教育也“应试”,期末“突击”就过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敏;高等教育:扩容后更应协调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9 张正瑞;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转变[N];宁波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