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土力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许成顺  
【摘要】:正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的兴建使土力学理论与实践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 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各项新的国家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包承纲;;土力学中若干名词术语诌议[J];地基处理;2021年01期
2 王启航;蒋龑;;颗粒形状对砂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综述[J];江西建材;2021年05期
3 曹培;杨阳;毛无卫;;《土力学》实验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改革探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年05期
4 李幻;颜荣涛;易磊;张昕;;“土力学”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库建设探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6期
5 杨泽华;李水莲;;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砖瓦;2020年09期
6 吴昌将;包华;吴坤;张晨;;数值计算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0年22期
7 吴燕开;韩莹;;“互联网+”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探讨——以《土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年11期
8 马雯婉;;关于高职《土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企业;2016年07期
9 储春妹;封丽华;董青红;;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2015年05期
10 陈忠清;吕越;;基于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土力学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9期
11 王军军;;浅谈《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城市地理;2016年22期
12 张小礼;凌卫宁;;环保理念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7年07期
13 龙杰;;土力学发展概况[J];科技资讯;2014年11期
14 沈义;张艳红;;《土质与土力学》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15 丁树云;毕庆涛;;从数学的角度讲授《土力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16 毕庆涛;胡金虎;黄志全;;土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17 刘金龙;任小琴;;“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云敏;;环境土力学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许成顺;;土力学教学实践与体会[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郭见扬;汪稔;;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海洋土力学[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4 卢肇钧;;土的破坏机理和土力学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5 白晓红;赵永强;韩鹏举;乔俊义;吴植安;;污染环境对水泥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石北啸;陈生水;张桂荣;周成;;电磁场模拟重力场进行土力学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赵成刚;刘艳;张雪东;蔡国庆;;连续孔隙介质土力学及其在非饱和土本构关系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钱家欢;王盛源;郭志平;;流变理论在土力学方面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9 谢永辉;陈钰锐;;黄土力学与其边坡工程研究现状与进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10 陆培炎;;土力学中的弹塑性问题[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11 陆培炎;;土力学中的两个广义变分原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12 王建华;王卫东;;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3 ;软土力学与工程[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14 ;前言[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5 邵龙潭;;土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6 赵志峰;邵光辉;张婷;;浅议如何在“基础工程”教学中实现学习迁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7 陆培炎;;土力学中的两个广义变分原理[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18 冯娜;张丽芝;刘艳;;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9 艾有刚;张心平;;基于试验的土力学数值模拟方法[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0 张向东;;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综合改革[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利敏;自适应应力状态的重塑黏土单向固结变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20年
2 孙丽云;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固结试验与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鹏飞;紫色土颗粒特征及其水土力学作用机理[D];西南大学;2021年
2 杨亮;黄土力学特性及固化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梁建勋;矿物成分及粒径对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4 蒋先刚;人工结构性冻结黄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5 龙蕾航;颗粒形状和不均匀系数对砂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9年
6 范智铖;重塑饱和黏土流变特性室内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20年
7 金友磊;饱和重塑黏性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磊;季节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温度与变形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9 李东阳;基于土拱效应和剪应力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10 任艳芝;振冲器与土壤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11 王喜军;饱和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12 谢鲁齐;混凝土灌注桩桩周土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3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4 任泽众;温州残积土力学与微观特性研究[D];温州大学;2020年
15 寇乃羽;表面活性剂对黄土和膨润土力学及环境土工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6 周立增;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
17 高玉峰;北山地下水对膨润土力学和渗气特性影响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6年
18 杨强;基于分数阶模型的饱和黏土一维流变固结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19 刘丹;长螺旋钻机全液压自动钻进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0 李燕;仿蚯蚓在土质环境下拱洞机器人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又耳;焦五一恳谈测算的目的和意义[N];陕西科技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晨曦;三代人 六十年[N];陕西日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王静琳 徐倩;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N];黄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