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作家池莉与美国文学中的欧·亨利

陈琼英  
【摘要】:当代湖北涌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家作品,在影视知名度与畅销程度及传播效果的深度来看,女作家池莉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她的作品中的写实风格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被称为中国的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但其写实与美国文学中最出名的写实主义作家欧·亨利既有文学风格上的相同点,又有一些创作动机上的本质差异。作者从文学分析角度出发,把同属写实风格的两类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量化对比,并从创作动机出发,对于两种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得出两个结论:两者同属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的作品,但是由于不同的创作动机又导致了不同的传播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童宝,杨立元;审美心理结构与创作动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刘桂杰;程淑丽;;为译者正名: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风格[J];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玲;;文学风格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陆振慧;吕程;;论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莉;论无意识与创作动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孙志璞;;贴近创作实际,追求理论创新——评《创作动机论》等几部文学理论专著[J];长城;2011年06期
7 吕德申;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8 胡家祥;浪漫主义是现代文艺的主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9 黄世瑜 ,陈引驰;现实主义的现代反思——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评析[J];理论与创作;1991年02期
10 田景春;杨勇;;略论文学创作风格——《文学概论》的阶段梳理(一)[J];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1 唐铁惠;;“高于现实”与“低于现实”——评析两种现实主义文艺价值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2期
12 郭铁城;;关于戏剧作品生命力问题的讨论——关于现实主义的典型化问题——戏剧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典型形象[J];戏剧文学;1984年01期
13 张蓓;作为一种态度的现实主义:90年代的亚洲艺术[J];世界美术;1995年02期
14 李万武;酷似生活:现实主义的艺术假定性[J];理论与创作;1998年04期
15 刘忠诚;当代戏剧文学的现实主义手法一瞥[J];剧本;1999年01期
16 汪宁漪;童李君;;论作家个性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关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7 汪宁漪;童李君;;论文学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18 董晔;;从现象到方法——对现实主义的反思与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9 刘定强;;论现实主义艺术[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0 牛学智;;边界与分歧:在常态与“心灵”之间[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琼英;;作家池莉与美国文学中的欧·亨利[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宁宁;;论文艺现实主义问题的理论困境[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孙国林;;动机与效果[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4 吴士余;;重视人物关系的典型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5 黄粉保;;论《金瓶梅》转译本的“传真”与“失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艾莲;曾永成;;从对生活的“反映”到文艺创作的“产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9 ;后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10 何休;;身份的转换及其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的艰难选择——论何其芳现象(下篇:1942—1977)[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D];浙江大学;2007年
3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6 瓦库迪;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华;中国少数民族汉文创作与美国华裔英文创作比较研究(1978-2010)[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唐寅;从生活的足迹到万物与我合一[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强;现实主义的觉醒与深化[D];湘潭大学;2002年
2 崔盛学;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李箕永的“土地”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董晔;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探究的一个维度[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篪;传统与现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沈静;卢卡奇对胡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雪梅;文学变形的动态视野[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顺安;卢卡契论作家创作[D];郑州大学;2004年
8 刘文娅;冷嘲与热讽[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建华;《红楼梦》的预叙和David Hawkes的处理[D];安徽大学;2006年
10 王梅;现实主义再阐释[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生;无根的现实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崔志远;如何认识我国当今文学走向?[N];文艺报;2005年
3 李建军;还是现实主义有热情有精神有力度[N];文艺报;2005年
4 木弓;写出现实主义力作的好机遇[N];文艺报;2001年
5 余三定;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精神[N];文艺报;2002年
6 郝亦民;现实主义:回归与超越[N];河北日报;2001年
7 杨立元;现实主义不会迷失在理想[N];文艺报;2002年
8 钱竞;文学理论的近期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文学:虚构与真实[N];解放日报;2007年
10 邓 刚;文学与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