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

曾小月  
【摘要】:以往人们分析狄更斯时,仅把他界定为人道主义者,或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家。其实,狄更斯在其小说世界中早已涉及到了我们今人所注目的生态批评问题。狄更斯一方面以其锐利的笔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自然生态状况;另一方面,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类道德素养予以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江杰;;从艰难之林中开辟自己的路——狄更斯[J];青苹果;2004年07期
2 温晓梅;;狄更斯作品中的孤儿形象和拯救[J];飞天;2011年14期
3 黄轶;;生态批评的偏误[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4 高珍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像大地一样》[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5 赵牧;;何谓生态,批评何为?——论生态批评的源流、表现及困境[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邹丽丹;;生态批评的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7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8 张中秋;;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剖析[J];华章;2011年17期
9 杨佛兰;;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古舟子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郑志国;;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猪八戒形象解读——以“家园意识”为中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1 陈艳虹;;狄更斯《艰难时世》的象征手法分析[J];作家;2011年16期
12 韩利敏;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3 陆启霞;;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海明威生态矛盾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4 邓敏;冯梅;;思想的外貌 人物的面孔——《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修辞技巧举隅[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15 赵牧;;作为“显学”的“生态批评”[J];山东文学;2011年07期
16 孙露珈;;浅谈《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批评观[J];神州;2011年11期
17 陆丹路;;传播者与媒介的作用: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J];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18 吴伟洲;;从生态批评角度重读《白苍鹭》[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19 于永顺;孙海龙;;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文艺理论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韩利敏;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文娟;;建立电视监管与评测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标准[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熙;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白;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6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7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关怀和叙事灵活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荆兴梅;用生态批评理论分析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5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我们的时代需要狄更斯[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陆建德;西方落日之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