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建国  
【摘要】:生态伦理因素贯穿着生态批评的始终。生态批评的缘起和发展体现了生态批评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生态伦理意识,体现了他们不是出于"理论自恋"而批评,而是在为现实问题而呐喊;生态批评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应用伦理学极具活力的新兴分支生态伦理学;具体的生态批评个案也表明,生态批评揭示的生态思想与生态伦理思想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属生态伦理思想。因此,生态批评是对文学的伦理学批评的开创性拓展, 可以为广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所涵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慧芬;;生态批评价值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周膺;吴晶;;论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之关联[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刘文良;;亲近自然 诗意栖居——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中国比较文学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6 张华;;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7 刘文良;;和谐: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J];鄱阳湖学刊;2010年05期
8 刘正凤;;文学的生态批评方法论[J];企业家天地;2010年02期
9 刘文良;;试论生态批评的原则[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10 吕娟霞;;西方生态批评述评[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1 穆艳秋;;文学的生态批评发展前景述略[J];山花;2010年14期
12 温越;;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的想象性建构[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13 刘蓓;;生态批评的“环境文本”建构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4 李晓明;吴承笃;;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5 禹权恒;;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前景[J];语文学刊;2007年13期
16 杨革新;陈晞;郭海平;刘红卫;徐江清;刘慧;;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6期
17 杨丽娟;刘建军;;关于文学生态批评的几个重要问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18 周玮露;;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9 王晓华;;后现代主义话语谱系中的生态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20 张旭春;;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批评的尴尬[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8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9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2 蒋文;生态危机中的文化反思[D];四川大学;2007年
3 顾冀梅;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大艳;灭绝还是共存—《白鲸》和《怀念狼》生态文化主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6 何立强;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自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卉;生态批评的视野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路璐;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永霞;在自然的沉思中相遇—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观比较论[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元;“绿色”的奠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2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