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玉米苗期害虫日趋严重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王国强  赵宗林  刘武涛  张莉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洛阳地区玉米苗期害虫的发生概况,以及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程度,对玉米苗期害虫日趋严重的原因,从气候因素、生态因素、种植结构调整、防治工作缺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选育抗虫品种、推广保健栽培措施、采用物理控制措施、适时开展化学防治等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静慧;宋元士;张伟;张静新;;梨树县玉米苗期异常苗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0年06期
2 赵国建;吴欣;李绍伟;李文仓;刘素玲;;豫东地区玉米粗缩病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何刃光;武梅元;谭世俊;张重煊;;1996年斜纹夜蛾在我县暴发及原因分析[J];湖北植保;1997年01期
4 单绪南;杨普云;赵中华;闫德龙;王向阳;;2011年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1年08期
5 陈耀艾;;凤庆县稻飞虱连年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年09期
6 金成洛;黄文;金真;宋涛;;通化地区玉米旋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2期
7 石银鹿;玉米苗期病虫害的诊断[J];山西农业;2004年06期
8 韦铁军;韦淑波;李学庆;;玉米缺素咋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06期
9 于勇;;防治玉米褐斑病的发生[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2期
10 牛建中;贺宝珍;;塑膜覆盖玉米苗期田间杂草发生特点[J];山西农业科学;1992年05期
11 孙世彦;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12 王敏强;李远想;;玉米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敏感性及土壤残留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6年02期
13 黄祥龙;防治玉米苗期小地老虎要把住“三关”[J];农村百事通;1996年03期
14 何吉昌,赵民军;玉米苗期干腐病重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03期
15 杨廷亮;王连生;张献涛;;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年07期
16 周伯瑜;黄美槐;;巧治玉米白苗花叶病[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6年04期
17 张筱秀,石银鹿;玉米苗期黑麦秆蝇危害的初步观察[J];植物保护;1998年06期
18 黄吉平;张金锋;;夏玉米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07年13期
19 张欣炳,林福呈,沈杰;浙江玉米苗期根腐病病原研究简报[J];植物病理学报;1991年03期
20 黄德社;舒友林;;玉米非正常叶色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现代农业;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强;赵宗林;刘武涛;张莉;;玉米苗期害虫日趋严重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2 马丽;;套袋苹果上病虫发生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关瑞峰;孔丽萍;;福建省水稻螟虫发生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A];水稻螟虫灾变规律及治理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顾中言;韩丽娟;王强;许小龙;;农药引起害虫再猖獗的生态效应[A];江苏省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陈亮;浦冠勤;;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A];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朝阳;孙岩;王建胜;白雪莉;;安阳市麦田杂草发生为害特点及严重发生原因分析[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7 杨爱丽;索世虎;马建霞;王东;段爱琴;高少武;贺亚丽;李选林;;梨树重度落叶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8 梁东瑞;;我国害虫病毒研究的进展[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9 韩道一;张启勇;王向阳;黄娟;;淮北棉区棉铃虫抗药性发展动态及原因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汤建国;;把握药剂防治时间关,提高害虫防治效果[A];2003’江西省昆虫、植保、植病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懿;植物次生物质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D];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
2 宋新元;玉米与大豆群落捕食者捕食行为的DNA标记检测与控害作用的FQ-PCR量化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乃中;世界水果果实害虫种类及其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正跃;云南烟田生态系统媒介害虫的生物学及其传毒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世贵;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的生物学与病理学效应[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强;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混配对棉铃虫等害虫增效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黄保宏;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8 葛有茂;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与主要害虫综合治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余月书;吡虫啉等杀虫剂残留对二化螟生殖影响机制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能[D];扬州大学;2007年
10 杨丽梅;在拟南芥—昆虫互作模式系统下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宁;宁夏枸杞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君;甜菜害虫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3 叶向勇;磷化铝熏蒸剂施药器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战泓;夏秋季叶菜害虫安全防治药剂筛选[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秀琴;荒漠过渡带与相邻棉田三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害虫关系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6 李昌根;葡萄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姜玉兰;苹果园生草与释放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8 乔晓亮;洛川无公害苹果主要害虫监测系统的初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杜志辉;苹果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曹瑾;生物农药BtA防治蔬菜和枸杞害虫田间药效试验与示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绮;防治高大花木病虫方法多[N];河南科技报;2007年
2 何益群;怎样克服害虫的抗药性[N];农民日报;2001年
3 宏伟;自制农药防害虫[N];山西科技报;2002年
4 蓝水清;棉花苗期咋防害虫[N];河南科技报;2009年
5 ;“土农药”防治花卉害虫[N];山东科技报;2009年
6 姚秋宾 张华颖;浅谈人工捕杀害虫[N];中国花卉报;2005年
7 上技;夏季喷农药的最佳时间[N];东方城乡报;2009年
8 文婕;生态防治病虫 生产绿色果品[N];陕西科技报;2009年
9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0年蔬菜病虫发生趋势[N];东方城乡报;2010年
10 于丹;西瓜食根害虫有多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