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段爱菊刘顺通张自启刘长营  
【摘要】:35%氯虫苯甲酰胺WG防治花生田棉铃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天具有较好的及时效果,药后8天各处理防治效果均达最高,35%氯虫苯甲酰胺WG90g/hm~2、60g/hm~2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达100%,药后14天,35%氯虫苯甲酰胺WG90g/hm~2、60g/hm~2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仍高达80%以上。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玉米田几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药,对玉米田的各种鳞翅目害虫具的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5天和45天,35%氯虫苯甲酰胺WG90g/hm~2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对玉米植株和玉米雌穗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志武;2004年7、8月份棉铃虫、稻飞虱、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3期
2 冯书亮,付韵琴,范秀华,王容燕,邢建民,胡明峻;几株高效苏云金杆菌菌株对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和黄地老虎的毒力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1期
3 董双林,马丽华,李春花;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及小地老虎的抗生性测定[J];中国棉花;1996年12期
4 刘玉行;;夏虫冬治 事半功倍[J];农村.农业.农民;1994年06期
5 贾登三;曹海青;;玉米螟对抗虫棉的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10期
6 薛彦玲;;剪穗顶防治玉米穗虫[J];农业知识;1994年07期
7 ;巧施肥可以防虫害[J];广西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8 ;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和玉米螟效果好[J];中国棉花;1975年03期
9 ;棉花后期病虫害的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1976年16期
10 ;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试验简报[J];新农业;1973年24期
11 宗希重;杨树枝把为什么能诱集棉铃虫蛾?[J];农业科技通讯;1979年07期
12 李玉德;;怎样辨认掉了鳞粉的蛾子?[J];河北农业科技;1980年04期
13 张近光;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J];江西农业科技;1986年06期
14 R.V.Gunning;C.S.Easton;李世友;;澳大利亚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J];世界农药;1986年02期
15 吕建萍;一代棉铃虫发蛾早、蛾量大[J];植物保护;1993年04期
16 王笃兵;棉铃虫猖獗为害苹果[J];昆虫知识;1994年02期
17 卞国新;如何提高棉铃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棉花;1994年09期
18 吴孔明,郭予元;营养对棉铃虫发育积温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4年04期
19 赵秀芹,薛国杰;平原果园棉铃虫的防治[J];山西果树;1994年01期
20 文汇;棉铃虫的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齐信;;生物农药Bt防治棉铃虫效果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2 刘定忠;王荣龙;余昌喜;;赣北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3 李权生;朱世华;范爱华;罗国平;;望江县棉花棉铃虫发生特点、爆发因子及防治对策[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4 梁光浙;郑大宽;;江西棉铃虫世代划分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5 董利霞;芮昌辉;谭晓伟;;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药性风险及交互抗性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6 ;棉铃虫防治工作总结[A];植病、昆虫学会通讯3[C];2002年
7 王增君;张福远;韦国庆;宋宪玉;张青;谢来泉;;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8 杨秋萍;何永垠;李瑛;丁志宽;;苏北沿海棉区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初探[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9 魏国树;张青文;蔡青年;周明牂;;灯光诱蛾量与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的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训芝;朱志良;吕卫东;尹学仁;武进龙;田子华;张绍明;;棉铃虫统防统治产业化模式实施与效益[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强;棉铃虫羧酸酯酶表达及解毒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吕昭智;棉铃虫网络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任晓霞;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对有机磷杀虫剂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郑明奇;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梁革梅;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生化特性、基因克隆及其与抗性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王桂荣;棉铃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对气味的识别[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7 杨亚军;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突变的鉴定与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杜馨;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HaSCP-2)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凤菊;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表达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秦淑莲;前期海温和ENSO指标与棉铃虫发生的遥相关及长期灾变预警[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法军;蛹期土壤水分状况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高宇;棉铃虫Cry1A新受体蛋白的鉴定及与抗性的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杨燕涛;降雨对棉铃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机制及对发生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张欣;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SCP-2)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杰;棉铃虫中肠靶标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慕兰;棉铃虫卵上抑卵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宋萍;Bt Cry1Ac毒蛋白对棉铃虫和粘虫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刘小宁;新疆寄生棉铃虫的赤眼峰品系筛选[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9 何丹军;检测棉铃虫对Bt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及建立新的检测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10 陈伍国;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的病理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登三;抗虫棉别放松防治玉米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2 李光;棉花种植谨防玉米螟危害[N];中国特产报;2003年
3 山东省东平县龙山大街19号 王玉堂;合理搭配种 能防病和虫(续)[N];河北农民报;2009年
4 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 陈茂春;冬防玉米螟效果好[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韩学俭;梅雨期防治好玉米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陈茂春;冬防玉米螟效果好[N];云南科技报;2006年
7 晋建梅 董跟娇;玉米螟的防治措施[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省植保总站测报科 席建英;第四代棉铃虫要来了[N];河北科技报;2006年
9 记者 高燕;防治棉铃虫措施要到位[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10 耿挺;让棉铃虫失去解毒能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