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征研究

杨勇  
【摘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量表法和问卷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不同年级大学生成就动机得分差异显著,其中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低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温丽君;;浅谈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03期
2 刘庆添;;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3 谷崎;;浅谈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取向[J];大家;2011年16期
4 吕伟;从群;李宏;;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年07期
5 ;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体育研究所[J];运动;2011年07期
6 董惠娟;;谈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价值[J];中学教育;2002年03期
7 ;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大检阅——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科报会[J];体育教学;2011年08期
8 刘亚平;任远;;郝振生和包一中:一座城市的学校体育榜样[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09期
9 范玉宽;;浅谈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体制建设的关系[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10 秦海贵;;“偷懒”不是错——谈提高体育委员对体育教师工作协助能力的几点策略[J];运动;2011年07期
11 梁田;;浅谈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关系[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12 汪晓琳;胡俊胜;;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探析[J];职业时空;2011年07期
13 蔡罕;;浅谈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4 肖琴;曾琦;;学校体育提高大学生幸福指数初探[J];华章;2011年13期
15 季泽华;;让学校体育成为激活学生心灵的体育[J];教师;2011年16期
16 赵金林;;纵观陕甘宁边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反思[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17 邱志钊;孙鹏;;唱起来 跳起来 跑起来 动起来——辽宁省第二届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教学改革推进会议在铁岭举行[J];体育教学;2011年07期
18 王玮;;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19 刘云朝;刘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0 周生灵;;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体育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征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郭占基;;对成就动机理论的探索[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党挺;;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境与突破[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淑慧;;运用成就动机理论提高射击比赛发挥能力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金龙;;重视学校体育教育 塑造学生健康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裴岚;;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彦华;杜卉;;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考研心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吕赟;徐长红;;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杜学工;熊米娜;;基于资源共享下的社区体育场地构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李培和;屠德;;试论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迪;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4 焦卫宾;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王静;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青少年肌肉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金钺;虚拟学习环境下基于情感计算流程的Agent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王英峰;英国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治文;论学校体育的物化与人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荣合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衔接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尹虎哲;延边州城市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张广容;我国“新课改”以来学校体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志林;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化管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立春;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D];吉林体育学院;2010年
7 钟启宇;关于学校体育的法治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8 应培培;德州市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崔庆隆;河南省学校体育田径项目竞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项英;学校体育的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戴窑初级中学 沈宇;学校体育健心效果更显著[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记者 江迪;“学校体育不是只有操场就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武都区旧城山小学教师 王树军;论学校体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N];陇南日报;2010年
4 四川省中江县实验中学 李雁;浅析学校体育和素质教育[N];四川科技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魏丽娟 实习生 刘婉;定边投资上千万元发展学校体育事业[N];榆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蒋亚明;学校体育在向好的方向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1年
7 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副部长 廖晓淇;应当特别重视和发展学校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蔡秀丽 本报记者 王志强;立足学校体育 发展快乐足球[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 范佳音 许传宝;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整合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范文博;师大学校体育多姿多彩[N];天津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