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米淑云辛阳罗群  
【摘要】:伴随着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垃圾邮件日益泛滥,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当前3种主流的垃圾邮件识别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构架和网络部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智信;;善用10分钟邮箱 跟垃圾邮件说再见[J];电脑爱好者;2011年10期
2 ;恶意软件空前激增而垃圾邮件大幅减少[J];微电脑世界;2011年07期
3 ;查看信头 找到垃圾邮件真正发件人[J];计算机与网络;2010年02期
4 金彩琴;裘国永;;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问题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9期
5 苏德雯;;人防集群通信系统在“数字城管”中应用初步探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6 苏锋;;@[J];微电脑世界;2011年08期
7 李志东;;Linux系统下postfix邮件系统反垃圾技术解析[J];一重技术;2011年03期
8 林伟;;一种基于成词概率的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9期
9 任贤;;一种多算法协作式垃圾邮件过滤模型[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0 黄胜宇;徐汀荣;王宏瑞;;基于有向赋权图的垃圾邮件社团发现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7期
11 徐芳;范文凌;;基于链接信息网络的垃圾邮件检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6期
12 蔡恩泽;;晚年“混迹”网络[J];老同志之友;2011年16期
13 陶永才;薛正元;石磊;;基于MapReduce的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机制[J];计算机应用;2011年09期
14 李晓峰;;基于AdaBoosting技术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4期
15 张迎春;;多重安全机制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1年02期
16 张迎春;;一个支持多域的安全邮件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7期
17 陈炯;;基于内容过滤的邮件系统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6期
18 周鑫;郝志峰;蔡瑞初;温雯;;带噪声的文本聚类及其在反垃圾邮件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9 王翠玲;杜伟;王琳;马艳艳;;基于GIS的中小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设计[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0 包理群;马宏锋;李祥林;;贝叶斯邮件分类中概念漂移问题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淑云;辛阳;罗群;;一种新型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和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2 王琦;;基于贝叶斯决策树算法的垃圾邮件识别机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军;何晓宁;黄成哲;齐浩亮;雷国华;;基于特征贡献度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贾宏春;;对新形势下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站安全播出系统构架的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5 李劲;岳昆;杭菲璐;;一种基于自适应Markov模型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法[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6 左子叶;阮备军;邓爱林;朱扬勇;;OARs:一个开放式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构架[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7 杨承志;;WEB使能现场信息虚拟监控系统构架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范新媛;徐国治;陈研;王东民;;基于机群的网络服务器系统构架研究[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红翼;;一种垃圾邮件过滤器的设计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薛亚楠;廖闻剑;彭艳兵;;垃圾邮件行为识别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垃圾邮件的特征选择及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晶涛;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卫红;垃圾邮件检测与过滤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董建设;协作式垃圾邮件过滤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震;垃圾邮件过滤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美珍;垃圾邮件行为模式识别与过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会珍;文本内容分类和主题追踪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邓蔚;垃圾邮件过滤中的敌手分类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斌;基于构架/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娟;基于语义体与模糊聚类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学敏;基于语义的广告图像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毛岩;基于行为识别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孙吉谭;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意图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青;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宋文;图像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兴华;基于多模态特征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海涛;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菊新;垃圾图像过滤系统的实现[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金彩琴;基于意图分析的垃圾邮件过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贤聪;治理垃圾邮件卡在哪儿了?[N];北京日报;2003年
2 李国训;垃圾邮件的危机与商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3 陈庆修;下大力气制止垃圾邮件泛滥[N];光明日报;2005年
4 杨华;垃圾邮件谁来扫[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程立龙;斩断垃圾邮件的黑手[N];经济日报;2003年
6 陈代寿;抵御垃圾邮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冷云;垃圾邮件肆虐 危及E-mail生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山枫;垃圾邮件人人喊打[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刚;曝光垃圾邮件“黑”源头[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米笑;垃圾邮件挡在边缘[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