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仁立  
【摘要】:孙中山提出"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师马克思之意"就表明孙中山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表明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目标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致。不用"马克思之法",即不赞同马克思提出的用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张,这体现了孙中山思想的科学合理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后来也说可以有和平方式。从实践看,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说明和平方式可行。孙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思考、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和提出理论的典范。他的独特见解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贵贡献。他提出的国家资本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他的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也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的启示,启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大计;;解读孙中山逝世前后的宋庆龄:从幕后走到台前[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3期
2 董淮平;;解读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认同[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杨蔚;;踏遍青山人未老——历史学家张磊[J];同舟共进;1997年11期
4 魏宏运;;读黄彦编《孙文选集》[J];民国档案;2007年04期
5 刘青华;孙中山思想文化建设得失论[J];史学月刊;1997年02期
6 陈登贵;继承和发展孙中山思想的伟人——1925——1927年的宋庆龄[J];广东党史;1995年03期
7 关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手迹登陆沈阳[J];侨园;2008年06期
8 周兴梁;孙中山思想活动的新史料──孙中山民国元年巡视大江南北的八篇佚文[J];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9 余三定;;台湾学术界、教育界见闻与感受[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叶农;奋笔耕耘四十年——记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张磊[J];岭南文史;2003年03期
11 张俊杰;孙中山与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J];东南亚纵横;2002年09期
12 王杰;与历史同行与时代俱进——“张磊研究员从事学术活动40周年”座谈会纪要[J];学术研究;1997年07期
13 周吟秋;夏琫瑛老人的海外情(下)[J];华人时刊;2001年03期
14 麦子;孙中山的传人孙穗芳[J];健康大视野;2002年10期
15 王志光;继承祖父遗志 弘扬中华文化——访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J];科技文萃;1995年03期
16 桑兵;“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1995年01期
17 段云章;为张磊同志从业40周年感言[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18 苏上杰;美籍华人首领梅子强的赤子心[J];广西党史;1996年05期
19 汪乾明;博士生导师姜义华教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0 褚双林;;毛主席是怎样选秘书的[J];幸福(悦读);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仁立;;对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的再认识[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2 ;《珍藏的记忆——宋庆龄故居馆藏孙中山文物展》引发的思考[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睿 刘万强;西部志士功勋彪炳史册[N];西部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彦华 李丹丹;唤醒沉睡的华侨革命史[N];中山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彦华;我更愿意做学者[N];中山日报;2010年
4 特约撰稿人 周山仁;山西兵器之父黄国梁[N];发展导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军 整理;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N];福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白鹭路;为了城市的美好和谐[N];巢湖日报;2011年
7 张海忠;三尺讲台上的无悔人生[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8 马占文;弘扬“大包干”建设新家园[N];安徽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白春妮;直面棘手难题[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郑弋 沈思新;王立步获评司法部二级英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