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中山提出"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师马克思之意"就表明孙中山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表明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目标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致。不用"马克思之法",即不赞同马克思提出的用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张,这体现了孙中山思想的科学合理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后来也说可以有和平方式。从实践看,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说明和平方式可行。孙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思考、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和提出理论的典范。他的独特见解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贵贡献。他提出的国家资本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他的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也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的启示,启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