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国有”是孙中山先生“国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通过研究中国历代土地问题和西方资产阶级土地国有论者亨利·乔治的学说,认为“土地国有”源自于史前的“土地社会所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条件,也是避免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手段。孙中山先生土地国有思想的特征:一是分析土地的权益种类,主张通过国家占有土地所有权和征收地税实现土地国有。二是在推行土地政策的实践上,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没有大变,而是出现了国私两制并存的局面,土地私有仍然占绝大部分。三是在政策实施的范围上,实行城乡有别,以解决城市土地所有制形式为主,农村则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孙中山用土地国有思想的积极主张来反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方面具有策略性,既照顾到地主阶级的利益,以私有制为主,保证了国家稳定,又防止地主垄断土地,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又具有战略性,是其“天下为公”思想的贯彻与实施,宣扬了民主思想、国有观念和公共意识。因此,孙中山的土地国有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