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异常成因分析及正演模拟——以渤海海域S构造为例
【摘要】:渤海海域S构造位于石臼砣凸起中段,构造幅度较为平缓,约为10~30m,属于典型的低幅构造,其构造圈闭对速度变化异常敏感。而在该构造S3井的随钻过程中,通过"时深差异法"与精细的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发现,S3井与相距其仅为1.6、1.8km的S1、S2井时深关系不一致,通过井震标定发现三口井同一地质分层在时间域的变化趋势与深度域相反,存在"跷跷板"现象。在确定其时深关系后,通过对比三口井的井震标定结果证实S3井存在低速异常,结合理论研究与钻井资料综合分析了速度异常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演模拟证实了砂地比与油气层厚度的差异性是导致S构造存在低速异常的主要原因。
|
|
|
|
1 |
王晓星;吴锡令;;两相流电磁成像测量正演模拟分析[J];测井技术;2007年05期 |
2 |
胡清龙;王绪本;沙椿;高树全;闵刚;苏永军;;垂直磁偶极子2.5维正演模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3 |
陈进超;王绪本;王丽坤;;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非结构化三角网格有限元正演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
4 |
李学军;;用边界元法进行地震正演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1期 |
5 |
Per Nielsen;曲线网格虚谱法应用于二维声波正演模拟[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6期 |
6 |
杨绍国,周熙襄;区域分解法地震正演模拟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5期 |
7 |
J. Zhang;用共轭梯度法进行3D电阻率正演模拟与反演[J];石油物探译丛;1996年05期 |
8 |
潘兴祥;;复杂地质体的地震正演模拟[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3期 |
9 |
张恒山;;使用共轭梯度的三维电阻率正演模拟与反演[J];地质科学译丛;1996年02期 |
10 |
涂国田;;快速变步长相移插值法地震正演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5期 |
11 |
邓正栋,关洪军,万乐,聂永平,曹传新,丁健;稳定点电流源场三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2 |
戴前伟,冯德山,王启龙,何继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地质雷达二维正演模拟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
13 |
谢桂生,刘洪,赵连功;伪谱法地震波正演模拟的多线程并行计算[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
14 |
李水田;汪谋;;地质雷达时域有限差分法二维正演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3期 |
15 |
王润秋;李兰兰;李会俭;;塔里木地区勘探地震正演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
16 |
宁松华;姚姣凤;朱威;冯右伦;孙攀;;正演模拟技术在先巴扎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3期 |
17 |
李琳;刘韬;胡天跃;;三角谱元法及其在地震正演模拟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
18 |
张云银;张建宁;;准噶尔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含油砂岩地震正演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1期 |
19 |
熊高君,贺振华,黄得济,张毅祥,姜绍仁,阎贫;改进的正演模拟定位原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06期 |
20 |
金抒辛,何樵登;泥岩裂隙的正演模拟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