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彩英,张文梅,计辉,史慧芳;ICP-AES法测定醋酸塔流动液中的钼和镍[J];金山油化纤;2000年02期 |
2 |
张景尧,刘松琴,郑秋容;复合电沉积的Taguchi设计[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3 |
刘松琴,郑秋容,张景尧,张革新;Ni-Co-Mo镀层的析氢性能研究[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4 |
罗有训,肖进兵,桂建舟,孙兆林;负载型镍钼氮化物上正辛烷异构化反应[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5 |
邓凡政,石影,张广军;聚乙二醇-硫酸钠-硫氰酸钾体系中Co(Ⅱ)、Ni(Ⅱ)、Mo(Ⅵ)的萃取分离研究[J];稀有金属;1998年03期 |
6 |
赵晓非,马春曦,司国海,白钊;金属含量对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7 |
杨骏;陈满英;陈运红;孙玉川;;Ni-Mo/Al_2O_3加氢脱氧催化剂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5年S1期 |
8 |
罗洪君,赵晓非,甄活良;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活性组分[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9 |
孙仲超,王瑶,王安杰,阮立峰,鲁墨弘,任靖,李翔,姚平经;MCM-41担载的镍钼硫化物上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J];催化学报;2004年06期 |
10 |
杨彩虹,韩怡卓,李文彬;Mo助剂对Ni/C催化剂上甲醇羰基化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9年06期 |
11 |
朝阳,春晖;从废催化剂中提取钒、钼、镍的试验[J];铁合金;2001年02期 |
12 |
肖进兵,罗有训,罗根祥,孙兆林,辛勤,李灿;氧化铝负载氮化钼的表面性质及加氢脱氢性能[J];催化学报;2001年06期 |
13 |
钟春龙,温德才,钟邦克,吴粦华,丁马太;添加组分对Mo-Te-Ni催化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4年03期 |
14 |
徐友明,李文库,何金海,罗锡辉;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Ⅱ.制备方法对MoNiP/Al_2O_3催化剂性质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1年06期 |
15 |
杨占林;彭绍忠;魏登凌;姜虹;刘雪玲;;浸渍顺序对Mo-Ni加氢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J];当代化工;2007年04期 |
16 |
王威燕;杨运泉;罗和安;包建国;陈卓;;超声波辅助制备非晶态Ni-Mo-B催化剂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9年06期 |
17 |
褚幼义;季平;柯俊;;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测定Mo对硼在Ni中扩散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1年05期 |
18 |
曹光伟,罗锡辉,刘振华,何金海;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Ⅰ.MoNiP/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助剂的作用[J];催化学报;2001年02期 |
19 |
罗仁生,任建国,秦子斌;羟基—氧钼(Ⅴ)[5,10,15,20—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二聚平衡[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2期 |
20 |
张恒彬,王国甲,吴通好,阎晓斌,胡佶,李树家;中心原子对Keggin结构杂多钼酸盐氧化还原特性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