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凝血与纤溶系统相关分子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杨仁池  
【摘要】:正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内皮细胞通过增殖和迁移,从先前存在的血管以发芽或非发芽(又称套迭)的形式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图1)。胚胎形成和产后组织的正常生长均需要血管新生,例如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的反复重建。另外,血管新生也可以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伤口愈合、肿瘤等。血管新生主要有两种类型:1)发芽性血管新生:此过程是一种侵袭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松坚;吴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心脏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1年07期
2 肖家翔;张磊;;护网明目散对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9期
3 张诺;;血管壁稳态促进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3期
4 高冬;陈文元;吴立娅;郑良朴;林薇;逯波;宋军;陈可冀;;血府逐瘀汤诱导内皮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6期
5 宗斌;谢峻;徐标;;过表达Syndecan-4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6期
6 罗旋;王琳;范志宏;;脂肪干细胞应用于脂肪移植的新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7 栾杰男;李根;焦燕;;通脉地仙丸对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王丹阳;朱广瑾;徐成丽;;NF-κB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9期
9 候凤彩;;非小细胞肺癌中富含半胱氨酸61对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1年17期
10 王雪婷;王俭勤;;内皮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11 梁起保;石会娟;薛茜;邹玉安;;康脑液对局灶型脑缺血大鼠梗死体积及血管密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7期
12 严萍;林久茂;陈宇宁;赵锦燕;庄群川;陈美华;叶盈;黄飞翔;;芎芍胶囊及丹参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13 李伟麒;郑磊;王前;郭淑;;脉冲电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其祖细胞黏附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4期
14 严萍;林久茂;陈宇宁;赵锦燕;庄群川;陈美华;叶盈;黄飞翔;;芎芍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9期
15 孙强明;潘玥;赵玉娇;陈俊英;施海晶;马绍辉;;人Semaphorin 4D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7期
16 刘永刚;罗景慧;;白藜芦醇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1年07期
17 罗娟;唐涛;吴季;周华军;吴婧;;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5期
18 庄薇;陈红;施敏;钟爱民;;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在腹膜透析腹膜组织中的表达[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19 吴峰阶;王巧云;;下肢严重缺血的干细胞移植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20 张淑娟;王振涛;韩丽华;柴松波;;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池;;凝血与纤溶系统相关分子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2 杨祖福;胡婉英;秦志强;张明彩;付继航;;双龙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影响与分子学机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张璐;胡豫;孙春艳;王雅丹;褚章波;;慢病毒shRNA干扰骨髓瘤细胞BDNF表达在骨髓微环境中对血管新生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李慧玉;高少阳;郭冬梅;田元;朱江;王海霞;黄士昂;;HERG K+通道促进白血病诱导的血管新生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戴瑞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又一新途径“血管新生”[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6 谢雄伟;马树人;;激活Notch信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促血管新生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雪霖;王志刚;李兴升;汪朝霞;苏琳;;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江美;陆宇;张锦华;秦志海;陈畅;;PI4KIIα通过调控HIF-1α影响肿瘤诱导的血管新生[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何睿;刘斌;扬晨;杨仁池;韩忠朝;;反义VEGF基因治疗抑制K562血液肿瘤体内外生长和血管新生[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范维琥;;血管新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英;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血管新生和心室重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月兰;匹他伐他汀对实验性血管生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董书强;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慢性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叶琇锦;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及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5 张金巧;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及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刘虹;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孟舒;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2基因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崔正军;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VEGF_(165)基因治疗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陈清华;心血瘀阻证心肌血管新生及其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效应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苏冠华;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促血管新生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小倩;NF-κB信号通路对H_2O_2致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2 申华;卵泡抑素相关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皇鑫;NF-κB在COPD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香烟提取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黎璞;红景天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1年
5 孙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金香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7 张小勇;静脉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3年
8 泮思林;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刘旭阳;辛伐他汀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血管新生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5年
10 赵梅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祺 编译;阻碍“血管新生”[N];文汇报;2002年
2 张灿灿 杨英莉;内皮祖细胞可促血管新生[N];健康报;2006年
3 岳阳;华东师大发现中草药单体抗癌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汤涛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中草药单体抗癌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8年
5 刘芃;藤黄酸可间接抑制肿瘤[N];上海科技报;2008年
6 胡德荣;中草药单体抑制肿瘤新机制被发现[N];健康报;2008年
7 易小明;“促进血管新生”有效防治冠心病[N];健康报;2008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注射藤黄酸“饿死”肿瘤[N];健康时报;2008年
9 徐敏;藤黄酸掐断肿瘤“营养源”[N];解放日报;2008年
10 崔昕;诱凋亡抗突变阻止血管新生[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