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靳丽华  
【摘要】:正 “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满怀改革教育,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赤子之心,不畏艰难,大胆实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今天,他的理想不仅值得我们借鉴,他的献身教育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晓夏;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的道德教育观[J];中小学管理;1995年02期
2 ;陶行知语录[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3 ;陶行知语录[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4 张圣华;;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J];基础教育;2007年01期
5 王冠;;陶行知的教育故事[J];课外生活;2011年12期
6 李汉泽;;陶行知的“四块糖果”[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09期
7 章雪颖;;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8 吕春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9 豆丽萍;;“四块糖”的启示[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05期
10 王书田;筑起人格长城──弘扬陶行知廉洁律己的道德风范[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11 梅汝莉;让历史启迪未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未来教育的天才构想[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12 顾新佳;;八十余载行知路——陶行知与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1期
13 林静;;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J];学周刊;2011年02期
14 许静;;从陶行知理论看如何指导当代学生有效学习[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5 ;陶行知致宋美龄信手稿[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16 陈光宇;;陶行知与叶圣陶[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17 王文岭;;陶行知与小孤山[J];生活教育;2011年11期
18 徐莹晖;;读陶行知的佚文《改造乡村小学的几个建议》[J];生活教育;2011年11期
19 潘斌;;践行陶行知思想,爱育每个学生[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20 王文格;;跟陶行知先生学歌谣[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建国;;陶行知先生是我党的亲密战友[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2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张焕欣;;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4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5 王雁华;杨耀坤;;春风吹绽课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我们搞课改[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加拿大唐纳德回忆陶行知[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擎华;陶行知与民国社会改造[D];山东大学;2008年
2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陆克俭;发现与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涂雪峰;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刚;陶行知学校民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林永希;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与我国教师专业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婷;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中学德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春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秦瑜;陶行知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廖瑜;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振海;寻找“陶行知”[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汉台区宗营中学 别凡雨;新课程呼唤新型教师[N];汉中日报;2011年
3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中 张慧;浅谈新型教师的素养[N];学知报;2011年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储朝晖;陶行知教育生涯中的细节与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河南陶研会名誉会长 王日新;学习陶行知的四种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
6 山东临朐城关街道北苑中学 谭德云山东临朐教研室 刘学军;为什么我们不能蹲下身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建;“糖发完了,谈话也结束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张新平;“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上海师范大学 俞可;把灵魂高高托起[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张健;陶行知在今天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