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渭河流域五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实况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从水汽来源和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3年发生在渭河流域的五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降水区700hPa上的比湿值均大于等于7g/kg;在垂直结构上,强降水地区低层水汽含量在降水前6~12h出现峰值,强降水出现在高层比湿的峰值附近;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道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渭河流域南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入方,主要的水汽输送层在850~700hPa,西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出方。
|
|
|
|
1 |
彭梅香,刘萍,邱淑会,杨特群,罗王君;黄河中游地区致洪暴雨气候特征分析[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
2 |
钟有萍,陈晓弟,徐大红,李永刚;铜仁致洪暴雨的短期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业务系统[J];贵州气象;2001年05期 |
3 |
李馗峰,李玉书;山西沁河流域面雨量与致洪暴雨预报技术探讨[J];山西气象;1995年04期 |
4 |
刘国忠;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致洪暴雨的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2004年S1期 |
5 |
张延亭,林铍德;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及预报[J];江西气象科技;1994年02期 |
6 |
林开平,李耀先,李秀存,梁隽玫;厄尔尼诺与广西致洪暴雨的关系[J];广西气象;2001年01期 |
7 |
徐元顺;对一次致洪暴雨的分析与预报[J];湖北气象;1996年04期 |
8 |
李庆宝;;安康致洪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1991年05期 |
9 |
徐元顺,朱理国,许书成;1998年丹江口水库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成因分析[J];湖北气象;2000年01期 |
10 |
林开平,张诚忠,董良淼,赵江洁;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的要素场演变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2001年01期 |
11 |
龚延湘;长江上游大范围致洪暴雨的成因分析[J];湖北气象;2001年01期 |
12 |
罗茂兴;桂林地区南部两次致洪暴雨回波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1994年02期 |
13 |
李文彬,姚礼让;贵州“95”初夏致洪暴雨的雨情、灾情及气象服务[J];贵州气象;1996年01期 |
14 |
黄香杏,林开平,赵江洁;广西大范围致洪暴雨天气模型[J];广西气象;2001年01期 |
15 |
李俊亭,郭建喜;近40年淮河上游的洪水与致洪暴雨天气气候特征[J];河南气象;1995年03期 |
16 |
杨金锡,冯志娴;1995年7月25—31日东北地区致洪暴雨Tbb场特征[J];气象;1996年08期 |
17 |
方庆文,陈晓弟;锦江流域致洪暴雨的物理成因分析[J];贵州气象;1999年01期 |
18 |
苗爱梅,吴晓荃;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分析与数值预报能力检验[J];气象;1994年07期 |
19 |
李玉书;沁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J];山西气象;1994年02期 |
20 |
董蕙青;“98.6”广西致洪暴雨的中期预报——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一些经验体会[J];广西气象;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