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建文刘敏茹  
【摘要】:根据2005年3月12日至28日在宝鸡热电厂建设区取得的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资料,以及MM5中尺度气候数值模式,模拟了2004年7月13日至27日,地面至1500m范围大气边界层温度场、风场资料,分析了评价区近地层风场时空分布特征及主导风向、近地面各主要高度层平均风速及风向频率、近地层温度层结特征、近地层风场特征及混合层特征、不同大气稳定度分布频率等,为电厂工程设计、建设布局及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根据MM5模式模拟结果,能较好反映近地层大气温度层结和风场主要特征,说明MM5模式在近地层大气温度和风模拟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文峰;西安市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陕西气象;2003年05期
2 焦敦基;;上海市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J];上海环境科学;1984年05期
3 易海涛;长期平均浓度公式中参数F的模式计算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6年03期
4 柴根成;陈培生;高志国;宋进华;;包头地区地面污染气象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8年01期
5 庞博;汪喜江;;哈尔滨市冬末逆温、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概率关系[J];黑龙江气象;2011年02期
6 王晓芙;;厦门市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的统计分析[J];厦门科技;2010年01期
7 陈志彪;福建东部沿海若干污染气象因子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张达平;贵州省凯里市大气扩散能力研究[J];贵州气象;1999年02期
9 刘翠玲;常艳君;;鲅鱼圈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10 郭宇宏;乌鲁木齐—奎屯高等级公路沿线污染气象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02年02期
11 黄梅丽;苏志;周绍毅;;北海某工程项目建设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2006年S1期
12 王文学;葫芦岛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1998年03期
13 杨洪斌;张云海;邹旭东;杨洋;;调兵山地区污染气象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14 刘晋生;张志鹏;信志红;;东营市酸雨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Z1期
15 陈辉,胡非,任丽红,石立庆;北京冬季二氧化硫污染和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3期
16 刘玉彻;徐敬;王淑凤;孟昭阳;;影响北京夏季O_3污染的O_3前体物浓度及天气条件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17 阎伍玖;城市规划中风象运用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18 杜华晖;海沧开发区工业废气对厦门市区大气影响的可能性[J];台湾海峡;1991年03期
19 ;风与城市规划[J];环境保护;1974年02期
20 韩爱梅;太原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太原科技;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文;刘敏茹;;宝鸡热电厂近地层温度场、风场及大气稳定度特征分析[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创业;栗珂;陈建文;吴素良;;陕西韩城第二发电厂建设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凌金;宋湖洲;胡志华;谢远玉;;赣州市酸雨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蔡秀华;陈辉;吕行;吕文忠;;北京市朝阳区大气污染气象特征的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5 张勇;;我国大气气溶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黄鹤;孙玫玲;张长春;姚青;樊文燕;;天津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朱玉强;徐梅;刘爱霞;柳芳;;天津市区灰霾(雾霾)历史变化特征分析[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勇;;乌鲁木齐空气污染受气象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石慧兰;贾汉奎;邵志勇;陈成国;;德州市酸雨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夏冬;莫伟强;;东莞市近地层臭氧污染预警初步探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俊;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富勒烯和硫同位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陈朝晖;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东升;区域开发对滨海环境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钟宇红;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无机组分源解析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邓丛蕊;中国大气气溶胶中生物质燃烧的源追踪及灰霾的形成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冯业荣;珠江三角洲气溶胶污染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7 高健;大气颗粒物个数浓度、粒径分布及颗粒物生成[D];山东大学;2008年
8 谢东;铀矿通风尾气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迁移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徐敬;北京地区大气有机物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招权;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SO_2大气环境容量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杨丹;露天堆煤场粉尘起尘及运移扩散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3 王庆;乌鲁木齐市核心区采暖期集中供热污染监控点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4 吴转璋;合肥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欢;广西钦州港工业项目大气扩散模式的选取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王策;敦化地区大气边界层参数探测及特征场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孙银川;银川市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志春;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模式在沿海地区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贺伟光;开封市污染气象特征与大气环境容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红卫;小尺度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晨;近地层空气污染及其危害[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张隽波;我省启动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课题[N];山西日报;2007年
3 杜一鸣;沈欲建“四横四纵一环”生态廊道[N];沈阳日报;2006年
4 王义伟;垃圾焚烧厂为何建在北京上风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陈璇;莫让“天堂的眼泪”为你洗礼[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魏静王进;六名专家现场谈“拉尼娜”[N];消费日报;2008年
7 程磊;CEOP计划综述[N];中国气象报;2002年
8 贵州省气象局山地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郑小波;“贵阳指数”的具体内涵[N];贵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左亚军;我市一水泥熟料生产线通过环境影响评审[N];永州日报;2007年
10 杨玉琦;又见兔走鹰飞[N];农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