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红艺杜春光李师群  
【摘要】:正近年来,左手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左手材料通常由亚波长金属微结构(尺度远小于波长)构成,存在着电等离子体振荡频率和磁等离子体振荡频率。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左手材料中原子的辐射性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原子跃迁频率远离介质(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的情况。我们针对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凯;金属中的等离子体振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2 陈经常;;一种新的等离子体下混杂振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3 杨心亮;王文澄;章志鸣;;利用等离子体振荡激元以研究表面薄层的光学性质[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4 徐慧;盛政明;张杰;;相对论效应对大振幅电子等离子体振荡破裂影响的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5 汤叔楩;;注入到外电场的正负电子对的静电不稳定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6 孙大明;;正向磁控式冷规低压放电机理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7 钱定榕;窄禁带N型掺杂HgCdTe中自由载流子的奇特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1年02期
8 程永喜;董有尔;;基于Matlab实现纳秒脉冲气体放电波形的分析与处理[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彬;谢文楷;;等离子体加载耦合腔慢波结构色散分析[J];物理学报;2007年12期
10 戴怀德;;WEIN电桥的非平衡态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11 归振兴,王裕民,张顺怡,沈桂荣,方学信,王润文;放电等离子体振荡下的光电流光谱特性[J];中国激光;1987年01期
12 王敏;李京;;虚阴极产生微波的一些基本特性[J];计算物理;1996年01期
13 钱定榕,俞兵;窄禁带半导体等离子体反射边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2年01期
14 马力,曹建社,汪林;BEPC储存环束流振荡频率测量[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0年08期
15 李永安;文氏桥振荡器实验中两个现象的分析[J];大学物理实验;2005年02期
16 朱维和;;“光子加速器”使激光增能[J];大自然探索;1990年03期
17 吕可诚;弱激发氩离子激光的振荡频率特性[J];中国激光;1992年05期
18 李占锋,尚丽平;薄膜厚度的石英晶体差动在线测量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1期
19 宁新宝;晶体管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振荡条件的一种推导方法[J];大学物理;1983年04期
20 杨心亮;俞立民;陆卫;章志鸣;;利用等离子体振荡激元研究花生酸分子膜层的光学性质[J];应用激光;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艺;杜春光;李师群;;左手材料中原子的自发辐射[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高亮;程诚;陈龙威;倪国华;孟月东;;常压射流冷等离子体振荡辐射法诊断电子密度及其粒子行为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李海容;王顺金;;超短激光脉冲在空气中形成的等离子体细丝的transition-Cherenkov太赫兹辐射[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4 杨晨;张洪欣;王海侠;许媛媛;徐楠;吕英华;;对称镜框型左手单元结构设计与仿真[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5 汤叔楩;;注入到外电场的正负电子对的静电不稳定性[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顾本源;王雪华;;赝带隙光子晶体中原子集合的自发辐射性质[A];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Nano-syst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7 杜春光;陈红艺;李师群;;量子左手材料及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徐文兰;;非均匀介质涂层的红外辐射性质[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董志伟;增田开;T.纪井;山崎铁夫;吉川洁;;单通自由电子激光中自场引起的共振波长漂移[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10 刘丽敏;;表面等离子体模的量子化[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慧;碰撞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播及微波探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瑞;左手材料电磁特性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蔡洪波;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的能量吸收机制以及10~9高斯准静态磁场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王海峰;古斯—效应的激发结构及光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金龙;负折射介质波导特性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朱致英;原子的辐射性质与时空量子热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建红;电磁超材料的电磁特性及其基于光学变换理论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辉;超常介质的电磁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赵顺才;基于量子干涉效应的低吸收负折射率介质及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颉录有;电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杰;Tl_2Ba_2CaCu_2O_8高温超导薄膜人工周期结构的太赫兹响应[D];南京大学;2012年
2 李兵;多频带左手材料电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史鹏飞;新型左手材料结构设计及电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峥;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左手介质对电磁波的散射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滕巍;左手介质基本电磁特性的时域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秀;非线性左手材料中磁场与电场的耦合模型[D];山西大学;2011年
7 王国明;电磁超介质的设计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孔娟;SIAD结构左手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耿华运;极低初始密度疏松材料冲击响应特性理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10 任维赫;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四川南部县职业技术学校 敬树贤;在物理、电子专业课学习中的典型值应用6例[N];电子报;2008年
2 李宗友;XTZ-300型超声波打孔机原理及检修两则[N];电子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