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声场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Westervelt方程来研究在满足随机函数分布和高斯相关函数分布的非均匀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问题,并讨论当均匀媒介中插入一层非均匀介质和非均匀媒质插入均匀介质时,插入层的厚度对声压峰值、谷值以及各次谐波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斯声束入射到介质中,声压峰、谷值以及各次谐波的衰减量与介质的相关长度和标准差有关,均匀媒介中插入一层非均匀介质时,声压峰、谷值及各次谐波衰减量随插入介质厚度的变化而变化;非均匀媒质插入均匀介质时,当插入均匀层的厚度占总介质厚度的70%以上时,可忽略非均匀层的影响。
|
|
|
|
1 |
徐延燕,崔元德;锥形弹簧中驻波的理论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2 |
赵勇,刘新芽;一维非均匀介质中透射电磁波的一些性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年01期 |
3 |
N.Ben-Yosef;K.Wilner;S.Simhony;M.Abitbol;边原;;自然地形红外象相关长度[J];应用光学;1987年04期 |
4 |
邢燕;吕百达;;部分相干部分偏振电磁束通过光阑透镜的传输[J];光子学报;2009年11期 |
5 |
杨明芝;灵武地震尾波频率特性及介质参数的测定[J];地震学报;1992年01期 |
6 |
钟用升;水工建筑物下游护砌抗浮稳定的紊流机理的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5期 |
7 |
李亚荣,荣代潞,刘长才;山丹-民乐6.1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现象和预测效果[J];高原地震;2004年03期 |
8 |
王萌;武胜利;郑伟;;我国近10a热源点统计分析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
9 |
徐腾飞;赵人达;;计算机精度对随机场网格尺寸的影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7期 |
10 |
金亚秋,韦剑,肖平;冰雪散射和热辐射的定量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2年05期 |
11 |
阮放鸣;第Ⅱ类超导体及其电磁性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2 |
张彬;杨选辉;陆远忠;;以菏泽地震为例探讨地震学综合预测方法[J];地震;2007年04期 |
13 |
兰从欣;郭大庆;石特临;杨立明;;自组织临界现象在地震空间演化特征上的应用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98年04期 |
14 |
李亚荣;荣代潞;;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长程关联及预测效果[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
15 |
荣代潞;李亚荣;;青藏块体东北缘6次中强地震前地震相关长度增长现象[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6 |
C.P.A.Wapenaar;N.A.Kinneging;A.J.Berkhout;钟明煊;;建立在全弹性双程波动方程基础上的叠前偏移原理[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8年04期 |
17 |
周正欧
,黄順吉;非均匀介质层中电磁波传播问题的一种解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18 |
张虎成,卢泽,郭保生,郑洪河,张庆芝,王键吉;静电相关长度与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9 |
张晓芳,俞信,阎吉祥;大气湍流对光学系统图像分辨力的影响[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
20 |
刘有延;关于一类相变的Landau理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