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的均相共振光散射免疫分析

杜保安  李正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洪显;;化学发光分析和生物发光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S2期
2 封满良,章竹君,张新荣;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铁蛋白[J];分析化学;1994年08期
3 张书圣,许良忠,邓妍娑;生物发光酶联免疫分析[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周平,邓延倬,曾云鹗;pH敏感相分离高分子的免疫分析应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2期
5 苏萍,王永成,张新祥,孙玲,常文保;雌二醇的水凝胶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6 王秀红;康振辉;王恩波;;钨硅酸银纳米晶:形貌可控合成与表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12期
7 王春;扶雄;杨连生;;一种新的蛋白释放载体——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J];科学通报;2007年01期
8 高飞;唐致远;薛建军;;喷雾干燥-高温固相法制备纳米LiFePO_4与LiFePO_4/C材料及性能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9期
9 曾一;赵鹏;王跃峰;杨龙;彭世玉;;气相反应条件对合成高纯度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的影响[J];中国钨业;2008年01期
10 王贵如;马贵斌;;TOPO包裹单晶体α-Fe_2O_3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1 李萍;代昭;张纪梅;郑帼;许世超;;氢键作用对制备线性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影响(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年06期
12 王俊;曹伟曼;杨红;吴惠霞;杨仕平;;纳米稀土(Eu~(3+),Tb~(3+))三元配合物的制备和荧光性质(英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3 宋默,丛广民;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相结构的光散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1年01期
14 谢志民,宋凯绪,盛京,张丁浩;聚丙烯/尼龙1010的形态与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1年06期
15 李宗威,朱永法;TiO_2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16 尹福军,赵宏,许兴友,郑军伟;金属纳米粒子组装阵列的UV光谱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5年03期
17 康琪;高宝玉;周维芝;岳钦艳;王燕;;纳米粒子与聚电解质相互作用的压电传感检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5期
18 冯秀丽;王公应;邱发礼;;以偏钛酸为原料常压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锶[J];合成化学;2006年03期
19 赵红晓;胡中爱;孔超;杨玉英;尚秀丽;任莉君;王彦鹏;;NiFe_2O_4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6期
20 周立群;杨念华;周丽荣;孙聚堂;;纳米氧化镍的固相合成[J];应用化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保安;李正平;;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的均相共振光散射免疫分析[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正平;成永强;张淑红;郭娟丽;;以纳米粒子为探针的DNA、蛋白质及免疫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晓晶;黎广;王云伟;杨恒权;;SBA-16组装钯氮杂卡宾用于Suzuki反应:从分子配合物到纳米粒子[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瑞娟;李敏;郑红梅;沈明;;Au@Ag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及SERS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娜;周志有;孙世刚;;不同聚集状态的Au-Pt核-壳纳米粒子的红外光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董朝青;任吉存;;单分子单颗粒探测与跟踪新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刘星;王琦;张立春;吕弋;;基于BSA为模板合成二氧化锰纳米粒子的模拟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秦丽洁;杨红;杨仕平;;d-f金属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冀晓静;郑经堂;石建稳;;硅掺杂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聂素连;黄法龙;李笑笑;宁珍;赵彦春;;高催化活性Pd-Mn_3O_4/Graphene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明;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罗晓刚;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结构和功能[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普;CO在贵金属电极表面吸附及氧化的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闫磊;聚合物新材料的线性与非线性粘弹性力学性能测试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杨立滨;几种基于半导体涉及电荷转移的SERS及其增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红;纳米银(钯)在晶态碳上的负载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赖仕全;纳米粒子改性聚四氟乙烯和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杨秋景;掺杂纳米TiO_2对庚烷的光催化氧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徐鹏;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有序功能纳米材料[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常柏松;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性能及药物控释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霞;乳液技术可控制备银、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丽娜;二氧化硅荧光纳米pH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文亮;双丙酮-D-半乳糖手性聚合物纳米球的合成及其手性拆分[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申玥;Pd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林燕兰;Fe_3O_4/壳聚糖纳米粒子对溶菌酶吸附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强;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法改性SiO_2纳米粒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霞;α-Fe_2O_3纳米粒子的拉曼光谱及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吕昊;纳米粒子及金属离子与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欣然;金属溶胶粒子在生物分子SERS光谱表征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晓峰;CeO_2@Au核壳结构纳米组装粒子的制备与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春;我国发现高效环保发光新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记者任福海;化学生物分析平台添新成员[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3 白毅 于洋;长春应化所在电化学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