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熙文,向渊海,陈小源,邓金泉,谭永芳;铷激射器中铷原子的弛豫率和光抽运率的测量与分析[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01期 |
2 |
高星;石枫;;山西大学成功实现铷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3 |
高星;石枫;;山西大学成功实现铷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J];量子光学学报;2007年03期 |
4 |
钟旭滨,刘金廷,刘炳模;铷原子射频放电光电流光谱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86年04期 |
5 |
柳强,巩马理,闫平,王东生;新型非线性晶体CsLiB_6O_(10)的频率变换特性[J];激光与红外;2002年02期 |
6 |
徐崇泉,徐玉恒,张洪喜,吴仲康,张包铮,吕永彬;掺镁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相位匹配温度的变化[J];人工晶体学报;1988年Z1期 |
7 |
杨鸿儒,龚美霞,牛丽宏;单次相关仪中非线性晶体KD~*P的相位匹配条件分析[J];光子学报;1993年04期 |
8 |
王皓月,汤俊雄,郑乐民;半导体激光器用铷D2线光电流谱稳频[J];计量学报;1996年04期 |
9 |
KazuharuChiba
,ToshioHashi
,唐浩;超微型铷原子频率标准[J];空间电子技术;1999年04期 |
10 |
邢爱堂,王冬青,董太乾;铷原子基态子能级的AC Zeeman移动[J];山东科学;2000年03期 |
11 |
刘红军,陈国夫,赵卫,王屹山,王涛,赵尚弘;三波非共线作用参变过程的相位匹配研究[J];光学学报;2002年02期 |
12 |
邵敏,薛绍林,朱鹏飞,陈柏,林尊琪;BBO晶体类相位匹配光参量放大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4年09期 |
13 |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散射、振荡与谐波产生[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5期 |
14 |
周城;高艳侠;王培吉;张仲;李萍;;负折射率材料中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理论分析[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5 |
贺俊华;景锐平;;新型粉末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
16 |
杨华;钱列加;袁鹏;罗航;朱鹤元;;LiNbO_3光参量放大器产生宽范围可调谐的中红外飞秒激光脉冲的研究[J];科学通报;2009年20期 |
17 |
章程,沙国河,姜波,何晋宝,张存浩;在一氧化碳和氙混合气中产生可调真空紫外激光[J];化学物理学报;1993年04期 |
18 |
初鑫钊,刘淑琴,董太乾;铷原子频标中的微波功率频移[J];物理学报;1994年07期 |
19 |
赵新丽;张金波;胡湛;金明星;毛翔宇;陈小兵;;混合气体介质中三倍频辐射的产生实验[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20 |
沈涛;黄金哲;姬广举;赵波;;掺杂比对CdGe(As_(1-x)P_x)_2倍频与参量振荡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