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晖;郑刚;王雅静;吴明华;;光源的偏振态对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结果的影响[J];光学技术;2009年01期 |
2 |
汪震;洪津;乔延利;王峰;杨伟锋;;热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在目标识别中的实验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02期 |
3 |
刘汉奎,杨莉;光纤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监测信号和反馈控制算法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冯涛,姚旻,林强;随机介质中部分相干光的偏振特性[J];光电子.激光;2004年08期 |
5 |
林惠川;蒲继雄;;衍射效应诱导涡旋光束的偏振度变化[J];光子学报;2009年08期 |
6 |
徐坤,戴一堂,毛晋,陈向飞,李栩辉,谢世钟;基于光信号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10期 |
7 |
袁兴起,赵琦,陈延如;随机分布群体粒子场侧向散射光偏振度研究(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6期 |
8 |
王静;宋连科;刘云安;李国良;周文平;;自然光在多层介质分界面上折射时的偏振度[J];大学物理;2006年04期 |
9 |
梁美怡;丁友根;尹凤婷;张俊莲;刘斌;彭力;;一种测量散射光偏振度的新方法[J];大学物理实验;2007年01期 |
10 |
杜嘉;赵云升;吴太夏;罗杨杰;;偏振在多角度遥感中的太阳耀光消除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7年03期 |
11 |
王朴;吕百达;;厄米-高斯电磁光束在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偏振度变化[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2期 |
12 |
李国华,肖胜安,李继仲;光学系统的偏振效应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12期 |
13 |
叶伏秋;群体粒子散射光偏振特性的研究[J];应用光学;2004年02期 |
14 |
刘建斌,吴健;大气中球形粒子的散射特性研究[J];应用光学;2005年02期 |
15 |
袁兴起,赵琦,陈延如,周木春;群粒子场粒子性质的侧向散射光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16 |
杜健,程龙生;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内脂双层的微扰[J];实验生物学报;1991年02期 |
17 |
陶志伟,李萍;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折射光的偏振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8 |
詹亚歌,雷建求,梁培辉,赖芳良;大芯径功率光纤中传输的激光束质量与偏振度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02期 |
19 |
周慧君,程木田,刘绍鼎,王取泉,詹明生,薛其坤;各向异性量子点单光子发射的高偏振度特性[J];物理学报;2005年09期 |
20 |
刘汉奎,章献民,陈抗生;偏振模色散补偿控制中偏振度技术的性能(英文)[J];光子学报;2005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