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座壳孢菌Jos009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研究

潘洁茹  张鸿声  邱君志  关雄  
【摘要】:正本文对座壳孢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培养条件和杀虫、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培养条件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更适合高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酵。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座壳孢菌胞外代谢产物具有杀蚜虫,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生物活性,而胞内代谢产物活性很弱。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研;王康宇;王义;孙春玉;蒋世翠;张美萍;;真菌诱导子对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吴小凯;朱竹君;杨锐;孙雪;;紫菜共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坛紫菜生长的影响[J];海洋学研究;2011年02期
3 杨蓓芬;李钧敏;;东魁杨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对光照与水分胁迫的响应[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4 杨蓓芬;;东魁杨梅营养器官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孙永珍;牛云云;李滢;朱英杰;罗红梅;陈士林;;西洋参PqERF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药学学报;2011年08期
6 谭柳生;陈晓鹏;;猪霉玉米中毒的诊断和防治[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7 万春阳;王丹;侯俊玲;王文全;李卫东;;氯化钠胁迫对甘草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8期
8 阮伟达;苏永昌;吴成业;;海参皂苷的研究现状[J];福建水产;2011年02期
9 邓鸿飞;桑晓清;周利娟;;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的杀虫作用机制[J];世界农药;2011年03期
10 王长才;葛万军;冼子君;陈峰;;真菌毒素生物脱毒机理的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2011年08期
11 朱江敏;赵英梅;白坚;李玉婷;张克铭;陈加伟;吴剑丙;王慧中;;石斛共生真菌木霉菌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胡林峰;杨靖华;周琳;朱红霞;;植物源抗真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1年02期
13 高日;朴炫春;于晓坤;金星爱;廉美兰;;人参细胞悬浮培养中蔗糖和无机盐对皂苷生产的影响[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1年02期
14 周金川;熊源新;邓云峰;;五种藓类植物对四种病原菌的抑菌研究[J];贵州科学;2011年02期
15 贺娜;张飞龙;张瑞琴;;漆树资源、环境与人类文化[J];中国生漆;2011年01期
16 莫红丽;;吖啶橙诱变提高蛹虫草虫草素含量的研究[J];广东蚕业;2011年02期
17 杨延利;赵琳;周小理;;苦荞麦种子萌发期黄酮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18 徐燕云;吴晓梅;沈秋仙;曹同;郭水良;;白发藓和大灰藓提取液对作物种子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19 赵珂;徐宽;陈强;敖晓琳;王旭;张小平;;几种野生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及抗菌活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0 李青;;红景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西藏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洁茹;张鸿声;邱君志;关雄;;座壳孢菌Jos009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薛珩;胡志钰;黄耀坚;郑忠辉;沈月毛;;粗榧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苏文华;张光飞;李秀华;;浅谈药用植物人工种植中产量与质量的关系[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伟明;;海洋微生物天才菌株的筛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5 阎秀峰;;植物药用成分的环境调控[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举成;田茂军;郭孟璧;陈远腾;李聪;;头孢霉属31号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王增蕾;张红军;林厚文;孙晶波;刘皋林;;星芒属海绵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8 刘本叶;叶和春;李国凤;;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工程[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小姝;李亚东;王琦;;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顺钦;袁媛;黄璐琦;;黄芩类黄酮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晓娉;高盐条件下耐盐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郑金铠;盐胁迫诱导的耐盐天才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钟凯;姜黄根际放线菌的分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旭;蒲枝凹顶藻、鸭毛藻及鸭毛藻共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杨帆;四种海洋底栖动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刘利;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7 梁颖;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相关性状形成机理和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陈晓梅;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孙好芬;两株热带马尾藻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0 邱君志;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生理特性、致病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育晓;药用植物商陆组织培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2 王博文;喜树幼苗次生代谢产物对光强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陈润泽;紫外诱导对圆锥铁线莲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琰;杜仲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李瑞明;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和不同土壤类型对毛脉酸模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陈小姝;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7 高春雨;苦碟子的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8 霍培元;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夏宁;一氧化氮激发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与DNA甲基化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陈立超;光质对毛脉酸模根中生物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淑 黄璐琪;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应刚;GAP曙光初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苏志国;生物化工技术聚焦三大领域[N];中国化工报;2003年
4 李津军;海洋———天然医药宝库[N];科技日报;2003年
5 高文远 肖培根;中药资源开发:生物工程技术大有可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黄璐琦;分子生药学研究方兴未艾[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杨斧(作者系中科院植物所《植物杂志》副主编);有毒植物并不可怕[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3’取代吲哚类衍生物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中化农大研究中心 供稿;中草药施肥须针对药用特性[N];农民日报;2009年
10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作物品质[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