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海地理位置独特,是西太平洋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东部和南部被一系列岛弧围绕,西部和北部紧邻亚洲大陆,是一个近乎封闭的边缘海,其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同时受亚洲季风的强烈影响。可以说,南海是进行现代花粉传播机制观测与研究绝佳的天然实验室。海洋沉积物的花粉主要来源于陆地,但是由于花粉的传播方式多样(如风传、河流、洋流等),加之海洋沉积物本身也受到浊流、底层洋流等的影响,使得在解释海洋沉积物(如钻孔等)的花粉组合时,会出现一些不同的争议。因此,通过现代观测手段来了解花粉的源区及其传播沉积机制,对于正确的解析海洋沉积物花粉所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变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拟通过对2013年9-10月基金委共享航次采集的南海北部22个空气样品、59个海水表层样品进行孢粉学分析,并根据其花粉组合的分布特征来追踪南海的花粉源区及其传播机制。结果表明:1)松属花粉的含量整体不高,可能与其花期有关。另外,松属在空气中含量很少,而在表层海水样品中,其高值仅出现在海南岛东部与珠江口附近,可能指示河流为其主要传播动力。2)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表层海水样品中呈现由近岸向深海含量急剧降低的趋势,主要属种为血桐/野桐、桃金娘科、常绿栎属、栲属、桑科、棕榈科及杨梅科等,较好的反映了周边流域范围内植被分布情况。3)温带成分(主要为桤木属和桦木属等)在表层海水样品含量极低,仅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及珠江口附近少量出现,其含量均不超过10%;但是在空气样品中却正好相反,呈现出越往深海含量越高的趋势,最高值达90%,说明这些花粉主要由空气传播。4)草本植物花粉(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蒿属、藜科及菊科等),在空气样品的结果中显示以禾本科和蒿属为主,莎草科很少;但在海水样品中,珠江口附近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蒿属、藜科及菊科有一定含量,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则以禾本科、蒿属和藜科为主,菊科和莎草科却很少。5)蕨类植物(主要为芒萁孢子)呈现显著的由陆地向深海浓度迅速降低的趋势,其高值出现在珠江口和海南岛附近,说明河流为其主要的传播动力。
|
|
|
|
1 |
冉莉华;郑玉龙;陈建芳;陈荣华;郑连福;WIESNER Martin-G;;南海北部和中部硅藻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季风气候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5期 |
2 |
;石油对南海北部重要水生经济品种的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11期 |
3 |
闵信爱;南海北部的新对虾[J];海洋渔业;1987年01期 |
4 |
舒业强;王强;俎婷婷;;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03期 |
5 |
曾丽丽;王强;谢强;施平;杨磊;舒业强;陈举;隋丹丹;何云开;陈荣裕;王东晓;;2004~2013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水文调查(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15年06期 |
6 |
曾丽丽;王强;谢强;施平;杨磊;舒业强;陈举;隋丹丹;何云开;陈荣裕;王东晓;;2004~2013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水文调查[J];科学通报;2015年10期 |
7 |
吴梦霜;邵磊;庞雄;梁建设;;南海北部陆缘黏土矿物组合特征与地质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
8 |
武粤;孟小红;刘国峰;;南海北部缘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讨论[J];现代地质;2012年06期 |
9 |
钟广见;吴世敏;冯常茂;;南海北部中生代沉积模式[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1期 |
10 |
刘玉龙;王启;;南海北部海峡热输送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
11 |
刘长建,毛华斌,陈荣裕,王东晓;南海北部海洋温、盐调查研究——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移动船载温盐剖面仪观测[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1期 |
12 |
刘秦玉,贾英来,杨海军,刘征;南海北部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机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S1期 |
13 |
段威武;南海北部第三系研究新进展[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9期 |
14 |
闵信爱;南海北部的对虾[J];海洋渔业;1985年03期 |
15 |
张博;曾丽丽;陈举;谢强;黄科;;基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观测的2004—2005年次表层盐度异常特征与形成机制[J];海洋与湖沼;2018年01期 |
16 |
葛倩;初凤友;叶黎明;许冬;;近3000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在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的记录[J];海洋学研究;2012年03期 |
17 |
陈忠;颜文;向荣;田新朋;陈木宏;陆钧;张兰兰;;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科学考察的进展与成果[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1期 |
18 |
扈传昱,潘建明,陈建芳,周怀阳,朱纯,薛斌;南海北部生源要素的垂直输运和保存及其与东太平洋的对比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6期 |
19 |
阎志广;;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植物及其分布[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