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选取黄土高原洛川县和浑源县为研究地区,通过对比分析2007-2009年其空气孢粉组合特征,揭示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空气花粉来源、散布特征及其与气候间的关系。洛川和浑源两地2007-2009年的空气花粉组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空气花粉组合均为草本花粉占优势,且通量相差不多,但乔木和灌木花粉通量则以洛川地区较高。这与洛川处于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浑源属于草原区的植被组成状况基本一致。表明空气花粉组成可以大体反映区域植被分布特征。洛川地区两年的全年样品对比显示,2007-2008年降雨量高于500mm,相应的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高于30%,表现出森林植被特点;2008-2009年降雨量少于450mm,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含量低于10%,而草本花粉高于80%,更多表现出草原植被特点。表明洛川花粉组合对气候变化的反映较植被的变化更为敏感。不同季节花粉组合特征显示:乔木和灌木花粉春季数量较多,尤以4-5月最多;草本花粉在四季中含量均较高,其中夏秋冬三个季节花粉数量远远超过木本植物花粉,百分比多高于90%。表明黄土高原花粉组合特征具有一定区域共性特征。气候因子与空气花粉通量的相关分析显示,总体来看,木本花粉较草本花粉与气候因子相关性更好,洛川地区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浑源地区显著,浑源地区受风速的影响较洛川地区显著。但同一花粉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受控气候因子存在差异。
|
|
|
|
1 |
;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1983年S1期 |
2 |
刘凯;;辽宁省凌源市范杖子地区中生代火山盆地含鸟化石组合特征及形成环境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7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