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忠权  
【摘要】:多数对中国当代弱势群体社会行动的研究聚焦在有具体利益诉求的抗争性政治或衍生出来的泄愤事件上。本文通过一个城市基层毛泽东话语角案例的描述,探讨在城市弱势群体中存在的一种泛利益基础上的"话语政治"现象。分析其心理发生过程、特点、性质、策略选择、可能的后果及影响,揭示其公共管理价值,并就程序政治、表达权保障、政治心态关注等社会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淑真;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选择与设计[J];新视野;2004年05期
2 杨静如;;试析网络政治参与对改变政治生态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论政治生态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0年03期
5 赵周贤;;不断优化政治生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J];理论学刊;2010年09期
6 翁仕友;俞正声治鄂新政[J];领导文萃;2005年09期
7 陈正统;陈明辉;;从台湾的政治生态看“公投”[J];政协天地;2004年03期
8 方金英;;从社会阶层角度解读巴基斯坦的政治生态[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4期
9 邓敏;;从人民大会堂感受 日趋开放的中国政治生态[J];中国人大;2009年17期
10 吴谷丰;前原诚司:能改变日本政治生态吗[J];瞭望;2005年39期
11 刘芳彬;曹丽薇;;美国因素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2 陈丽君;;第四届立法会选举后的澳门政治生态分析[J];当代港澳研究;2010年01期
13 辛徽;台湾将形成两党制?——从“市长”选举看泛蓝、泛绿阵营的政治生态[J];南风窗;2002年24期
14 刘慧华;;旅美国际问题专家本刊特稿 小泉参拜:损害日本利益之举[J];国际展望;2006年06期
15 秦璜;;台湾政治生态的怪胎[J];环球人物;2008年03期
16 黄明哲;;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治生态环境的思考[J];学习论坛;2011年03期
17 唐棣宣,吴光会;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变化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优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8 ;台岛政局新变[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8期
19 王浩斌;王飞南;;政治生态与政治文明的价值合理性形塑[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0 赵景刚;;从罢免案看台湾政治生态[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唐正繁;;近年来我国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的研究综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刘喜发;;浅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意义[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薛庆玲;秦兰英;;试论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王明远;马建昌;;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傅常青;;毛泽东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及其意义[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梁柱;;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意义——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余中水;;毛泽东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思想探析[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9 欧阳雪梅;;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月兰;;试述毛泽东20世纪60年代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2 唐洲雁;毛泽东的美国观[D];复旦大学;2006年
3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洪森;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力;合作与碰撞[D];外交学院;2008年
7 李春玲;中美大使级会谈研究(1955-195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陈扬勇;建设新中国的蓝图[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耕;日益扩大的鸿沟?[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10年
2 唐定;城市弱势群体现状调查及心理救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贺艳青;“文革”前十年毛泽东国际战略中的第三世界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张嵘;邓小平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5 刘大禹;毛泽东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战略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齐子玉;毛泽东与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佀咏梅;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江涛;政治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蕾;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于燕;先军政治对朝鲜外交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王大可;“单身之谜”为何成政治话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王保尔;国民党推“马吴配”有何政治考量[N];团结报;2011年
3 陈秀根;建好政治生态 促进科学发展[N];安庆日报;2009年
4 中共肥西县委 陈晓波;建好政治生态 引领和谐发展[N];安徽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弋舸;深入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 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推进科学发展[N];芜湖日报;2010年
6 张祝基;法国政治生态新格局(下)[N];人民日报;2005年
7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美国茶党风暴可能波及中国[N];国防时报;2010年
8 顾玉清;“性侵门”未必能使卡恩总统梦破灭[N];国防时报;2011年
9 张祝基;法国政治生态新格局(上)[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潘洪其;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