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靶向输入低温液体治疗
【摘要】:目的利用知名动脉,靶向输入0~4℃低温液体,对血管支配范围的肢体进行降温, 拟建立一种新的降温方式,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为解决临床中较大面积烧伤,电击伤等不适合冷疗患者的肢体深部组织降温问题提提供试验依据,拟通过此疗法,减轻该类患者的肢体烫伤深度、恢复该类患者的间生态组织活力从而达到保全肢体的目的。方法利用烫伤下肢新西兰大耳白兔动物模型,股动脉输入0~4℃低温液体,快速降低动脉支配范围烫伤区域深部组织的温度。利用多通道测温仪测定皮下、深部组织温度的变化;利用激光多普勒扫描仪测定皮肤组织的血流改变;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皮下动脉血流流速和血管直径的改变;HE 染色和愈后判断烧伤深度。结果动脉靶向输入低温液体用于"内降温",可明显降低降低兔烫伤肢体深部组织温度(4.0±0.5℃)、炎症早期可以明显降低血管的灌注;水肿期可以改善血流灌注、可将较深的Ⅱ度烫伤逆转为较浅Ⅱ度烫伤、可以明显的提高肢体的治愈率。结论实验证实动脉靶向输入低温液体作为一种新的降温方式,有良好的疗效。对于解决不适合冷疗的肢体如何冷疗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该疗法能否适用于临床, 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
|
|
|
1 |
侯全吉;先天性肢体环状狭窄2例报告[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
2 |
陈弘毅;肢体出血的急救[J];家庭医学;2002年11期 |
3 |
董岩青;于春水;;下肢坏死性筋膜炎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1期 |
4 |
陈天才;基层医院对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体会[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5 |
李京雨,张强,徐力扬,刘明;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年02期 |
6 |
代禧祚;脊灰后遗重度下肢麻痹的功能重建[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7 |
赵玉驰;自体静脉移植重建肢体血供四例报告[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8 |
田江宜,刘志铁,湛川;火车轧断肢体再植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5年03期 |
9 |
张前;以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的小儿颅脑外伤[J];中国厂矿医学;1998年04期 |
10 |
于永山,曲明,姜田军,张培华,蒋米尔,鲁民;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治疗187例[J];中国综合临床;1996年01期 |
11 |
袁华军!537000;骨关节损伤后肢体坏死21例[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S1期 |
12 |
田少斌,刘敏;大肢体离断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4年S1期 |
13 |
盛伟超,贺长清;供体脾细胞胸腺注射对大鼠肢体移植存活的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年02期 |
14 |
赵克明;抢救前臂缺血43小时成功一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15 |
钟桂午;筋膜蒂岛状皮瓣在肢体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16 |
段坤昌,何尚仁;X线造影观察肢体淋巴管瓣膜的方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17 |
安洪;蒋电明;倪卫东;;肢体局部降温安全延长止血带时间[J];中华创伤杂志;1992年06期 |
18 |
陈翠菊,郭曙光,周兴立,李献武;肢体急性缺血的诊治经验[J];云南医药;1996年04期 |
19 |
马中,易军,颜立军,宁莫凡,王岭;肢体负压治疗对改善犬缺血肢体自由基损伤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20 |
张绪生;刘毅;张斌;;肢体电烧伤的早期修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