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病人的全静脉营养
【摘要】:正本文系对9例烧伤病人以18FAA作为氮源行全静脉营养支持的总结。在适当的氮/热比情况下,通过氮平衡监测和蛋白及生化监测及血、尿氨酸谱变化显示18FAA对改善机体由于烧伤引起血浆氨基酸有一定作用。尿测定显示利用度好。本组烧伤面积50%左右的病人获得
|
|
|
|
1 |
刘冬生!528000,潘文松!528000;全静脉营养配方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1998年03期 |
2 |
姜桂荣;全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儿的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03期 |
3 |
刘相英
,徐红艳
,刘素芝;全静脉营养在治疗高危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J];中原医刊;2003年04期 |
4 |
陆基宗;;节省时间和费用的全静脉营养(TPN)政策[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9年04期 |
5 |
李异明,朱小瑜;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发生胆汁瘀积6例临床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1996年04期 |
6 |
逯建明;;基层医院新生儿全静脉营养52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23期 |
7 |
戴玉良;樊寻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全静脉营养一例报告[J];天津医药;1988年12期 |
8 |
王蕙;;高危早产儿静脉营养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
9 |
邢宝琛;;烧伤病人的X线摄影技术[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8年06期 |
10 |
陈东来;刘凌风;;自体微粒植皮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中应用的体会附22例报告(摘要)[J];武警医学;1990年S2期 |
11 |
张锴,刘桐林,邢军;烧伤病人ALT的变化[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2年03期 |
12 |
窦云山,张宝泉;四例烧伤病人的死因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
13 |
吴丽英,郑少瑜;106例头颈部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4 |
翁海涌,翁海霞,颜海斌,叶荣飞;全静脉营养个体化配方[J];中国药事;2002年05期 |
15 |
沈光裕;;重度烧伤病人的功能康复治疗[J];海南医学;2006年06期 |
16 |
冯胜萍;冯燕萍;;33例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年09期 |
17 |
陈松兰;吴晓萍;;重度烧伤病人核心温度的变化[J];护理研究;2007年19期 |
18 |
王韦,郑淑霞,孙家玲;国产要素饮食在烧伤病人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
19 |
薛彬;;烧伤病人血清IgE的含量[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0年02期 |
20 |
魏占军;;烧伤病人注用右旋筒箭毒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