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

曾麟  
【摘要】: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目标。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性、系统性地着力建立促使社会和谐形成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在坚持科学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07期
2 范鹏;;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和谐内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3 吉广庆;;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晓默;陈万柏;;浅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5 魏继昆;;防微杜渐: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之忧看科学发展观之提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陈青松;;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探索;2005年06期
7 刘浩林;甘乐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04期
8 夏莉;;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石[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谢璐妍;祝福恩;;“三不”论断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薛鸣凤;;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1 刘先春;李睿;;论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形势多重考验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2010年04期
12 徐中;;新中国成立60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轨迹[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13 陈志刚;;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成就[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7期
14 方世南;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看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04期
15 李抒望;;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6 吴家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7 张学中;;构建和谐社会应理顺的三种关系[J];发展;2009年07期
18 郑凤;;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19 彭光细;;科学发展观与民生幸福[J];经济师;2009年04期
20 贾淑品;;以人为本、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观[J];生产力研究;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麟;;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占元;赵洪祥;;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3 黄文朝;;浅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的“三性”[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刘在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包心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包心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7 荣长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研究[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兴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9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协娜;;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冬梅;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德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晓晖;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姜山;发展党内民主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美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问题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勇;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几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莉;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社会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淑元;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杨越;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张海洋;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途[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何艳;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玉萍;试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郭林峰;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N];六盘水日报;2009年
2 ;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N];汕头日报;2009年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07年
4 新疆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周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N];新疆日报(汉);2007年
5 肖国忠;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N];光明日报;2007年
6 常青;稳定是和谐之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7 禄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晏永明;科学发展观又有了新的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7年
8 王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N];太原日报;2007年
9 杭州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傅立群;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共享和谐社会[N];杭州日报;2007年
10 李新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盘锦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