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姬可周  
【摘要】:正吴宓,1894年生于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后随家人南迁至上海。吴宓最初起名"玉衡",取"陈璇玑之玉衡"一说,玉衡即北斗星斗柄四星的主星,操持北斗的斗身;天璇、天玑是斗身的两星名。后改为"陀曼",再次报考清华赴美流学时,改名吴宓,另字雨生(又作雨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谷风;;两位关中人——吴宓与张奚若[J];同舟共进;2022年01期
2 肖太云;;几则吴宓“红学”活动资料的考述[J];新文学史料;2021年04期
3 袁尔纯;;志业与职业兼得——吴宓“职业锚”之构建剖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02期
4 张凯;邓小菊;;浙大战后复员时期吴宓佚函一通[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02期
5 高强;;学堂演说与吴宓思想的关联性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6 肖太云;;吴宓1949年后的四封佚信及识解[J];新文学史料;2017年02期
7 张建安;;吴宓:奇特而矛盾的一生[J];江淮文史;2017年01期
8 霍俐娜;;在中国的中西融合:吴宓留美之前思想和人格的成形[J];名作欣赏;2016年02期
9 于强;;为何不走?——对吴宓留居重庆问题的商榷[J];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07期
10 朵渔;;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J];同舟共进;2016年11期
11 李波;商鸣臣;;国学大师吴宓轶事[J];春秋;2016年05期
12 ;微博历史[J];文史博览;2015年02期
13 吴杰;刘昕;;吴宓: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年Z2期
14 刘吉同;;吴宓补发工资之后[J];清风;2020年09期
15 许军娥;吴宓研究的新亮点[J];文教资料;2005年32期
16 许军娥;;吴宓文化思想研究的新拓展[J];文教资料;2006年02期
17 朱航满;;书生襟怀[J];黄河;2016年06期
18 苏奇;;吴宓的重庆情缘 雨僧楼里的国学大师[J];城市地理;2016年21期
19 ;吴宓、梁漱溟与钱[J];妇女生活;2015年04期
20 张大成;;斯人已去 星光永耀——回望恩师吴宓远去的背影[J];文史杂志;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姬可周;;吴宓与“文教中华”[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録(2008)[C];2008年
2 孔令环;;吴宓、陈寅恪杜诗接受之比较[A];杜甫研究论集——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建中;蔡恒;;吴宓的博雅之士观:清华外文系的教育范式[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4 向天渊;;吴宓与马修·阿诺德[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5 蒋书丽;;拨开历史的迷雾——吴宓在红学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兼与余英时商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情与体[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闽燕;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5年
2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雅;古典情怀与新文学视域中的吴宓诗论诗作[D];河南大学;2019年
2 沈佳暄;《吴宓的选择》[D];南京大学;2019年
3 尹盛楠;吴宓文化观探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4 周学怡;战时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文学与人生[D];西南大学;2018年
5 付立松;1920年代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笑非;大学教授的经济生活研究(1920-1956)[D];浙江大学;2017年
7 黄菁;吴宓论旧体诗的突围[D];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
8 肖潇;吴宓诗歌中的文化人格精神[D];湖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崔玉华;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乃玉;吴宓留美与其文化保守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11 王彪;吴宓旧体诗词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2 刘玲玲;民国时期教授的生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3 高璇;吴宓的《文学与人生》课程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4 刘苑熳;西南联大教师的挣扎与救赎[D];河北大学;2021年
15 赵静;胡适与吴宓的中西文化观比较[D];西北大学;2007年
16 蔡伟保;会通视野中的吴宓诗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7 曾东;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D];温州大学;2015年
18 张颖;论吴宓的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9 蔡龙威;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对吴宓和梁实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0 吴海龙;吴宓儒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本报记者 李卫;一代国学大师吴宓[N];陕西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向红;吴宓:古貌古心 学贯中西[N];陕西日报;2020年
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渺;我们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N];中国青年报;2017年
4 ;既保守又浪漫的吴宓[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黎姣;《吴宓与陈寅恪》:半世缘,花辞树[N];中国青年报;2014年
6 张润妮本报记者 边江亭;吴宓故里盛开文明花[N];咸阳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梅柏青;周锡光:回望大师当年[N];成都日报;2009年
8 ;国学院名师荟萃 治学和做人并重[N];新清华;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潘洵 郑劲松 伍玉松;从乡土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梁杰;三代教书人 一脉家国情[N];中国教育报;2016年
11 本报记者 张轩;泾阳:巍巍嵯峨蕴古香[N];咸阳日报;2008年
12 ;日记:一种更可靠的文献[N];北京日报;2003年
13 本报记者 林莉君;体育究竟代表了什么[N];科技日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