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压缩比技术
【摘要】:随着排放法规和燃油经济性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因此开发更加高效低排放的发动机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动机研究的热点。目前世界范围内车用动力更多的还是采用点燃式(SI)发动机,因此提高点燃式发动机热效率改善其燃油经济性成为目前各汽车公司关注的焦点。而可变压缩比(VCR: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技术被认为是改善SI发动机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主要的手段之一,改变压缩比主要有三种方式:改变气缸的工作容积,改变燃烧室容积和调整配气相位。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移动缸盖改变压缩比,通过改变燃烧室容积,改变活塞高度,改变连杆几何尺寸,移动曲轴中的活塞销,以及移动活塞轴线等。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可变压缩比(VCR)设计方案。
|
|
|
|
1 |
杨宗田,吴笑伟;汽车驾驶节油技术的研究[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
2 |
谢建海;;汽油清净剂与汽车油耗[J];润滑油与燃料;2005年Z2期 |
3 |
马扶南;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的数学处理和误差分析[J];专用汽车;1998年01期 |
4 |
张增社;油耗试验方案的改进[J];陕西汽车;1997年03期 |
5 |
周士崇;轮胎滚动损失对汽车油耗的影响[J];辽宁交通科技;1998年02期 |
6 |
张军,张少明,赵丹平,徐小红;汽油清净剂对发动机尾气排放与油耗的影响[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
7 |
熊蓓文;一种降低摩托车油耗的有效方法——兼谈控制成飞50F车油耗工作[J];摩托车技术;1994年03期 |
8 |
张健,李江;变速交通流下的车辆油耗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4期 |
9 |
高海洋;我国机动车燃料经济性水平及节油潜力[J];当代石油石化;2004年02期 |
10 |
童康祥;百公里油耗3L的轿车[J];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05期 |
11 |
郑贺悦,陆红雨,戴春蓓,马杰,方茂东;实验室内车辆油耗测量影响因素研究[J];汽车工程;2004年03期 |
12 |
刘春水,潘玉利,王松根,刘海,朱钢山;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车辆发动机转速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03期 |
13 |
李文祥;崔晓娟;曹礼军;刘金玉;史艳彬;;按使用工况改善重型柴油机经济性的研究[J];汽车技术;2008年05期 |
14 |
廖君;;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机械;2009年01期 |
15 |
龙凤英;;双燃料汽车发动机故障与改进[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年08期 |
16 |
薛福民;;影响摩托车百公里等速油耗及节油因素分析[J];摩托车技术;1991年04期 |
17 |
罗辑;降低解放CA1046L轻型载货汽车油耗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1995年01期 |
18 |
罗晓辉!北京100044;车辆在交叉口燃油消耗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9 |
ZF Getriebe GmbH,Kressbronn,Germany;6档自动变速器和CVT对燃油经济性的贡献[J];传动技术;2004年01期 |
20 |
徐国强,李冠峰,朱东营,杨富营,何予鹏,王嘉毅,雷玉娥;小型拖拉机调修最佳周期的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