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跃华阎东宇刘威王健王永峰  
【摘要】:本文根据热轧带钢表面出现的纵向亮带特征及发生规律,结合热轧生产过程工艺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制订了消除缺陷的措施,从而达到有效对其控制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利民;“亮带”挤压铸造铝活塞的特殊缺陷[J];内燃机配件;2000年01期
2 沙忠杰;;本钢1880mm生产线轧辊氧化膜剥落控制措施[J];本钢技术;2010年03期
3 王鑫磊;禇俊威;郭杰锐;;热轧板边部损伤缺陷分析及控制[J];梅山科技;2010年04期
4 李恒武;徐永波;;铬镍结构钢断口表面“亮带”缺陷本质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4年04期
5 马芳;;08Al钢轧制板材上的亮带和黑带[J];本钢技术;2001年05期
6 郭晓波;钟莉莉;王锐;谷春阳;李向科;;HQ460热轧带钢粉状氧化铁皮形成原因及消除措施[J];鞍钢技术;2009年02期
7 刘勇;;热轧工艺参数对汽车梁用钢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J];轧钢;2010年02期
8 邓春梅,王平江,陈吉红,师汉民;基于图像处理的激光中心实时滤波算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9 李发兴;沈式希;潘刚儿;汤俊华;;锻铝合金闪光焊接头区的研究[J];焊接;1985年07期
10 罗力更;两种裂纹钝化机制[J];钢铁研究学报;1987年01期
11 吕杏春;;改进生产珠光体热轧带钢的条件[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1992年05期
12 Harald de Boer;刘治平;;热轧宽带钢正火轧制的经验[J];武钢技术;1992年12期
13 伍仲华;;武钢1700mm热轧带钢厂的技术改造[J];轧钢;1993年02期
14 魏立群;攀枝花钢铁公司重建1450mm热轧带钢轧机[J];上海金属;1994年04期
15 忻为民;热带轧机AGC程序的优化与完善[J];轧钢;1997年04期
16 田小果;卫恩泽;;热轧带钢板形测量技术[J];钢铁技术;2000年02期
17 杨江;;包钢带钢厂热轧带钢在线电子辊道秤试验研究报告[J];钢铁技术;2002年01期
18 荣锋;鞍钢17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板形控制方案[J];鞍钢技术;2003年01期
19 温殿英,谷峰岚,何丰玉,王占华,黄福生;1.5t热轧带钢无芯卷取机的设计要点[J];冶金设备;2003年03期
20 刘廷苍,莫春立,武晓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S400钢板力学性能预测[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阎东宇;刘威;王健;王永峰;;热轧带钢纵向亮带分析[A];2010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控制与改善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2 李晓;康沪雁;;热轧带钢纵向亮带产生原因探析[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荆涛;;本钢热连轧钢带“亮带”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杜秀珍;高燕;贾军艳;孙晓玲;梁振威;王春峰;;冷轧用钢隆起缺陷缺陷原因分析[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尚剑洪;丁敬国;;短行程控制优化在热轧带钢中的应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唐凤敏;董占奎;李照鹏;;首钢京唐2250热轧带钢粗轧机立辊短行程控制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夏瑛;苏异才;郭朝晖;;基于数据仓库的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预报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David Petitjean;Alain Puissant;Daniel Launet;Robert Alberny;李红;;SOLLAC LORRAINE热轧带钢厂钢铁产品的开发[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9 刘彤;葛良松;周智林;;热轧带钢生产线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良;;一钢1780热轧板形控制新技术[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宁琦;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开发及超快冷工艺的初步探索[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2 李海军;热轧带钢精轧过程控制系统与模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吴建峰;热轧带钢调宽技术研究与优化[D];东北大学;2009年
4 片锦香;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邹俊;粗轧液压宽度控制系统与精轧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鹏;热轧带钢中间坯及输送辊温度场模型与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兴东;板带轧机工作辊温度场和热变形研究及其在热带钢连轧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05年
8 于永梅;TSCR过程Fe-3%Si钢带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赵旭亮;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10 王英睿;三维条元法及其对热轧板带轧制过程的仿真[D];燕山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凯华;热轧地下卷取机扭矩分析及预测[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永全;热轧碳钢氧化铁皮的结构转变、酸洗行为及腐蚀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富永亮;热轧带钢终轧温度控制模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彭仲佳;热轧带钢精轧厚度设定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1年
5 杨双庆;热轧带钢宽度的组合智能建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丽娟;热轧带钢卷取过程中温度及组织预测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朱敏;氧化皮的组成与结构对SS400热轧带钢耐蚀性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8 王金涛;宝钢1580mm热轧带钢厚度控制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金丹;模拟热轧带钢三维变形的条层法及其可视化编程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2年
10 李军;Q235热轧带钢横折缺陷研究与治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恒;钒微合金化贝氏体热轧带钢研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晨;具有均匀尺寸和力学性能的薄宽热轧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尚品;宝钢制成高强度双相不锈钢[N];中国船舶报;2007年
4 张秀娴;采用环保方式生产热轧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5 ;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监控系统(待续)[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6 刘友存;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预测系统简介[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俊晨;热轧带钢在线表面检测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8 张跃进;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实现在线应用[N];中国冶金报;2006年
9 王越 张希亮;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在线/离线预报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10 ;首钢迁钢2160mm热轧带钢生产线工艺设计与创新[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