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盐业荡地考察
【摘要】:正明代盐业荡地,迄今鲜有专门研究。本文拟就荡地制度、荡地额、灶丁分拨荡地实态、荡地盐课、折价及熟荡升科诸方面,试作初步考析。不当之处,希望指正。一、荡地制度所谓“荡地”,是指作为盐业生产资料的草荡、沙荡、滩场、灰场、晒盐埕(池)地、灶房和盐仓基地,等等。其中草荡、滩场地数量最多,是盐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手段。明代食盐生产,以海盐为大宗。海盐的制盐,其晒灰取卤和煎盐,都需要一定量的盐业土地,否则其盐业作业就不可能进行,而以煎盐而论,最重要的莫过于草荡,因为草荡所产柴草,是明代煎盐不可或缺的燃料。其柴草的需要量,以弘治元年两淮巡盐御史史简《盐
|
|
|
|
1 |
倪玉平;;有量变而无质变:清朝道光时期的财政收支[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
2 |
李华;;近代四川盐业生产关系的特点[J];盐业史研究;2011年02期 |
3 |
吴相升;;清初广西盐业制度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4 |
陈彩云;;元代温州盐政考述[J];盐业史研究;2011年02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