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CT的疲劳损伤监测新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工业CT监测疲劳损伤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工业CT技术、短裂纹的体模拟、密度场图像定量分析等,并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在疲劳短裂纹监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基于工业CT的疲劳损伤理论的研究,有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CT应用理论研究方面的差距,这种新的疲劳损伤监测方法有望引起相关学科领域的创新.
|
|
|
|
1 |
丁国富;大型高能工业CT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检测方面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
2 |
刘荣臻;;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业CT检测技术[J];战术导弹技术;2008年05期 |
3 |
程云勇,张定华,毛海鹏,王庆胜,王凯;一种基于工业CT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生产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1期 |
4 |
朱敏;卢洪义;肖志斌;张斌兴;;固体发动机CT图像的一种自动分割方法[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2期 |
5 |
王智;刘文珽;王磊;;单机结构疲劳分散系数研究[J];机械强度;2009年01期 |
6 |
迟万超;张方;;基于LABVIEW的HHT法疲劳损伤时频分析[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7期 |
7 |
赵时熙,R.Prinz,H.C.Goetting;含孔复合材料层板疲劳损伤扩展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1988年01期 |
8 |
程礼;张海威;王利敏;;密集编队中飞机发动机的疲劳损伤差异[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3期 |
9 |
郭长运;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业CT探测系统[J];推进技术;1987年06期 |
10 |
乐晓斌;齿轮抗弯曲疲劳可靠度预测的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1 |
王志智,陈莉,聂学州;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的剩余强度分析[J];机械强度;2004年S1期 |
12 |
张海威;何宇廷;程礼;陈卫;;双发飞机发动机疲劳损伤差异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3 |
杨晓华,姚卫星,段成美;腐蚀环境下LC4铝合金疲劳损伤累积规律研究[J];航空学报;2003年03期 |
14 |
李岩;鲍蕊;田海玲;费斌军;;随机谱中小幅载荷对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J];飞机设计;2008年03期 |
15 |
刘克格,阎楚良,张书明;飞机起落架疲劳损伤估算及其特点[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
16 |
吴富强;姚卫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剩余强度衰减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7 |
柳文林;穆志韬;金平;;直升机飞行动作时间比例改变对动部件疲劳损伤影响分析[J];机械强度;2008年05期 |
18 |
柳文林;穆志韬;周凯;段成美;;直升机动部件的疲劳损伤与可靠性分析[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9 |
吴建刚;陈志伟;李曙林;王智;;飞参记录数据计算机处理的有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2期 |
20 |
王磊;刘文珽;;飞机结构疲劳关键部位损伤与可靠性评定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