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蠕墨铸铁干摩擦表面形貌研究

张永振  沈百令  寇宏超  朱均  
【摘要】:运用三维表面形貌测试技术,分析了蠕墨铸铁的干摩擦表面接触形貌特征,并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了摩擦表面形貌特征与其干摩擦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蠕墨铸铁干摩擦表面主要有犁沟型、孤岛型和犁沟-孤岛混合型3种特征形貌:犁沟型和孤岛型特征形貌沿垂直子摩擦表面方向的分布不对称,而混合型特征形貌沿垂直于摩擦表面方向的分布对称:犁沟型表面形貌的最大高度最大,空隙率最高,而孤岛型表面形貌的最大高度最小,空隙率最低;表面形貌的单一参数并不能准确反映蠕铁干摩擦过程,表面形貌的最大高度、沿高度方向的分布及摩擦表面的空隙率共同影响摩擦热的传导,从而影响摩擦学性能:具有孤岛型形貌特征的蠕铁摩擦学性能最好,具有犁沟型形貌的蠕铁摩擦学性能最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明显;;生产蠕墨铸铁的工艺要点[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13期
2 贾小刚;;面铣刀铣削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仿真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7期
3 刘杨;刘春慧;;珩磨条的组织形貌及材质分析[J];家电科技;2011年09期
4 吴进钱;黄新民;杨明;韩和兵;曹钧力;;V、Ti合金化对玻璃模具材料抗氧化及耐热疲劳性的影响[J];铸造;2011年07期
5 姚倡锋;张定华;黄新春;杨振朝;任军学;;TC11钛合金高速铣削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6 本刊编辑部;;会议会展[J];现代铸铁;2011年03期
7 唐秀凤;罗发;周万城;朱冬梅;;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铝薄膜[J];热加工工艺;2011年14期
8 谈淑咏;张旭海;吴湘君;蒋建清;;Si基底磁控溅射制备CrN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生长机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6期
9 陈东菊;范晋伟;张飞虎;;基于Daubechies小波和工件面形误差的机床导轨误差相关性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7期
10 徐丽红;丁卫华;;电火花毛化加工对轧辊表面磨损性能的影响[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4期
11 董光能;张俊锋;张东亚;杨华斌;陈渭;谢友柏;;超弹性TiNi合金表面模压微坑织构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8期
12 关佳亮;陆宏伟;陈志德;汪文昌;;冷轧钢渗碳处理后的ELID磨削效果及加工表面硬度实验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年04期
13 王军;邢雪岭;吕玉山;张辽远;;基于仿生结构锡抛光垫的抛光接触压力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4期
14 季鑫;宓一鸣;张朝民;周细应;赵新新;周有余;;第三组元铝元素对TaMo高温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09期
15 张怀法;赵朝勇;朱向东;范红松;张兴栋;;多孔钛表面改性对其蛋白质吸附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8期
16 ;《材料保护》2011年第7期[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3期
17 豆照良;汪家道;余锋;陈大融;;二元复合结构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7期
18 ;《材料保护》2011年第9期[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4期
19 周仕勇;沈承金;史强;王芹芹;;纳米TiO_2-Ni基镀层的电刷镀沉积行为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2期
20 张洋;方莉俐;刘士国;;双脉冲电源参数对电铸金刚石-镍复合膜品质的影响[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振;沈百令;寇宏超;朱均;;蠕墨铸铁干摩擦表面形貌研究[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张永振;陈跃;寇宏超;朱均;;干滑动条件下蠕墨铸铁的摩擦表面形貌特征[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3 陈飞;周海;秦蓁;张青峰;吕反修;;金属镁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4 孙大乐;姚利松;范群;张健;;不同毛化工艺冷轧辊的使用性能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5 孙大乐;姚利松;范群;张健;;不同毛化工艺冷轧辊的使用性能研究[A];全国轧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志新;刘莹;;准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形貌分形参数表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7 韩中领;汪家道;陈大融;;表面形貌在面面接触乏油状态下的减阻效果实验[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8 黄党怀;陈龙;王永康;张忠礼;陈琴语;赵红梅;;蠕墨铸铁在载重汽车缸盖上的试生产[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党怀;陈龙;王永康;张忠礼;陈琴语;赵红梅;;蠕墨铸铁在载重汽车缸盖上的试生产[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党怀;陈龙;王永康;张忠礼;陈琴语;赵红梅;;蠕墨铸铁在载重汽车缸盖上的试生产[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娜;不同仿生耦合单元体对蠕墨铸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成锋;介观尺度铣削力与表面形貌建模及工艺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莹;准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表征及其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苗收谋;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材料表面烧蚀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磊;微纳米动态切削系统建模及表面形貌的预测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玉兰;离子束处理铝合金的腐蚀和疲劳性能[D];重庆大学;2003年
7 尹自强;超精密直线度测量及表面微观形貌分析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8 郝国栋;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制备及高温氧化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田连朋;几种外加离子对铝阳极氧化膜电化学性质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李洪波;基于AFM的刻线边缘粗糙度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刚;云南生铁生产蠕墨铸铁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洪观镇;钒钛蠕墨铸铁汽车制动鼓材质研究及铸造工艺设计[D];重庆大学;2011年
3 巩红涛;蠕墨铸铁喂丝工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春艳;激光仿生处理蠕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及其对磨损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玉玲;蠕墨铸铁铣削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小辉;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金属表面形貌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孟小霞;规则表面微造型的激光加工和摩擦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彭培;表面形貌区域法分析评定算法及软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黄进达;蠕墨铸铁气缸盖研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高论;提高SPM检测表面形貌精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赵三明;蠕墨铸铁:让发动机瘦身[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刘友存 编译;汽车用钢板的表面处理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全国轧钢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重视轧辊毛化技术 提高带钢表面质量[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曾艺成 中国铸造协会顾问 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顾问 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稳妥地发展高炉-感应炉短流程铸造工艺[N];机电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