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法律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陈西茜  
【摘要】:少数民族习惯法是依据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的权威而俗成或约定的。它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国家法与非国家法或习惯法并存的客观事实早已存在。我国存在的大量民族习惯法也成为民族法律的一个重要渊源。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发掘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法治贯彻实施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侃侃;;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功能之我见[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2 高夫;利用法律民族志研究南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成果——《论法的成长》读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3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二)[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侯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于峰;;浅析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J];学理论;2010年36期
6 周勇;;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4期
7 王亚彬;卞新龙;;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和谐社会建设[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10期
8 冉瑞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郑鹏程;李涵伟;;第四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朱艳英;;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民族法学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3期
11 王瑛;戴双喜;;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利——以拉祜族“卡些”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12 牛绿花;;少数民族习惯法: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法治源泉——一种法律人类学的阐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3 卫玮;杨平华;张学军;;法律政策在民族地区的适用——兼论国家法律政策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适用互补[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14 吴昊;;浅析侗族习惯法的影响和作用——以清末贵州姜应芳起义为例[J];民族论坛;2008年10期
15 彭谦;韩艳伟;;新中国60年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现状及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6 陈卯轩;;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身份、功能与价值分析——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7期
17 王清华;;关于我国民族法学的几点认识[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7期
18 热孜亚;;继承领域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对话与思考——以维吾尔族继承习惯法为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9 高其才;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J];中国法学;1996年01期
20 浦加旗;;边疆民族村寨社会秩序与国家法关系解读——来自滇东南的两个民族村寨个案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志成;;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现状及趋势[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郭凤鸣;云南贡山丙中洛乡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韦洪发;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法经济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葛健;论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4 邵萍;少数民族习惯法与行政法治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蔡葵;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和融合[D];新疆大学;2007年
6 徐婧;伊斯兰教对新疆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影响初探[D];新疆大学;2011年
7 吴杰;法律多元视野下禁忌与法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海彦;法律多元及其中国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9 曹柏鹏;法律多元的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小妍;霍贝尔的法人类学思想研论[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大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民族法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出路[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胡月军;正待兴旺的民族法学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1年
3 张农荣;文化视角中的法官职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贵州民族学院 吴大华;法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许章润;“习惯法”的当下中国意义[N];法制日报;2009年
6 方恒荣;风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