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小河流底泥与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分析小河流底泥与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及来源是小河流治理的首要工作,选择赣北不同地区的小河流分别在不同断面上取样测定底泥与上覆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等的含量,分析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底泥与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底泥中氮元素含量高于同一断面上上覆水中的,底泥中氮元素含量大小主要受到河流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量及河流特性影响,河流周围环境对水体中氮元素有影响,底泥氮元素含量与上覆水中的相关关系在0.8以上,说明底泥对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
|
|
|
1 |
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杨苏文;徐圣友;;洱海上覆水不同形态氮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
2 |
梁涛,陶澍,林健枝,王保强;沉积物中酸挥发硫对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环境化学;1998年03期 |
3 |
陆祖军;侯美珍;梁士楚;;会仙湿地中心区枯水期上覆水磷酸酶活性水平分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4 |
刘伟,陈振楼,王军,张菊,姚春霞,李利娜;小城镇河流底泥沉积物-上覆水磷迁移循环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5 |
陈秋敏;王国祥;葛绪广;王立志;;沉水植物苦草对上覆水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0年04期 |
6 |
周安兴;陆佳芸;纪芳芳;李科;方芳;郭劲松;;梁滩河底泥污染特征及其对上覆水的影响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1期 |
7 |
郑立国;杨仁斌;王海萍;宋建军;;组合型生态浮床对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氮磷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年08期 |
8 |
罗玉红;高婷;苏青青;赵小蓉;;上覆水营养盐浓度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9 |
李大鹏;王晶;黄勇;;反复扰动下磷在沉积物和悬浮物以及上覆水间的交换[J];环境科学;2013年06期 |
10 |
张玲;刘方;吴永贵;罗海波;;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J];环保科技;2008年03期 |
11 |
谢伟芳;夏品华;林陶;张邦喜;詹金星;胡继伟;;喀斯特山区溪流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赋存特征及其迁移——以麦西河为例[J];中国岩溶;2011年01期 |
12 |
易文利;王圣瑞;万红莲;杨苏文;金相灿;;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狐尾藻对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
13 |
王立志;王国祥;俞振飞;周贝贝;陈秋敏;李振国;;沉水植物生长期对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磷迁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2年02期 |
14 |
江小桃;谭烨辉;柯志新;黄良民;;投放双齿围沙蚕和马尾藻对养殖底泥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12年04期 |
15 |
郑淑君;郭加宏;王道增;;底泥-上覆水界面污染物释放机制的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
16 |
周灵辉;外秦淮河底泥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年05期 |
17 |
沈建国;朱焕潮;王兆德;林渊;厉帅;谢贯虹;张志剑;;浙北下渚湖湿地上覆水-底泥界面磷素特征与水质响应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
18 |
朱焕潮;沈建国;王兆德;林渊;张志剑;;杭嘉湖平原湿地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及其水质响应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年04期 |
19 |
吴等等;张瑞丽;葛建华;阎超;周洋;宋志文;;棘洪滩水库沉积物对上覆水氮磷营养盐的影响[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
20 |
陈华林,陈英旭,许云台,沈梦蔚;上覆水性质对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
|